绘制这个项目的两张雷达图,先说产品维雷达图。
研判当时环上海的小镇市场,竞品不少,但类别不外乎以下三种:
卖酒的:不是这个小镇真卖酒,而是卖所谓的“闲文化”,闲得让你感觉这种项目就是“一壶酒、一碟花生米,一个晌午,无所事事”。整个项目的调性就是“城市繁忙有罪,生来就该在这里闲活一生”。留白的画面,闲适的文案,让你觉得这种项目就是三步一“葛优躺”,十步一酒吧街,人生闲死最潇洒。
卖树的:不是这种项目做林业,而是这种项目不是三千年的水,就是一万年的湖,最差也有三百年的林荫。反正生态超过房子,林木超过住户,完全就是一个超级生态小镇。让你看了广告,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发现了世外桃源。
卖雅的:很多环上海的古镇项目,都有几百年的江南文化沉淀,导致这类产品在没树可卖的情况下,就搜出几行唐诗宋词,挖出几座明清老宅,搬出项目周边几个文化大匠,整个项目就是一段唐宋明清风雅史。
所以,一个策略人可以看到很多竞品,但是更要学会归类竞品,这个项目竞品很多,但对我而言,产品维雷达图只有三个竞争维度:卖酒的、卖树的,最多再加个卖雅的,如图1-5所示。
再说客户维雷达图,过往这个区域的客户,无非以下几种:
图1-5 这个小镇项目的产品维雷达图底板
1.老派原住民:认这种镇文化,恋这种老情节,尤其在周边拥有大量新城开发,老城生活越来越可贵的情况下,在价格不贵的前提下,会成为第一批居民。
2.闲情跳蚤客:在上海的古镇,和上海外的古镇是不一样的。行政上在上海,让它们更有充分的心理暗示优势:可以随时来回的上海古镇。不是乌镇,不是西塘,那种再近但也要出上海,对客户心理的暗示和实际方便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这种人有足够的生活闲情向往,是愿意为“城外一杯茶”牺牲“城内一饭局”的闲情雅人。即所谓生活情趣上的精力相对丰富,如跳蚤一样出城入城,乐此不疲的(其实,因为周边配套原因,多数买了就不去了,但是购房前,往往愿意被这种情怀所说服)。(www.xing528.com)
3.古镇新匠人:这群人量不会多,但本身喜欢在文化里干文化,做个人工作室、第二社交创意房。这类“上创下商”的人群是IP,应贴钱吸引这部分有质量、有趣的文化IP。他们的出现会导流大量游客、住客、社会文化客。而这个区域已经聚集了类似谭盾等文化大家,是有这个吸引力的。这种导流客群,很像田子坊早期开画廊的画家,798里早期的李宗盛等。
4.搜铺投资客:小镇运营,说到底资金回流是大事。再美,钱不回来,一切都砸了。所以住宅、商铺作为最重要的资金回流商品,对这类产品的客群要了解。
而一个地产小镇,商铺开了,镇的烟火气才来,住宅的价值才会上升。所以“勾引”第一批商铺投资客很重要。小镇商铺天生劣势很多,尤其短期内能否运营起来的不可靠因素太多。但是优势也很多:时代大休闲趋势、古镇的大人流优势……
5.文青攻略族:这群人不买房,也不买铺子,是一个小镇的口碑人群:他们来玩了,吃了,口碑好了,这种传播价值,某种程度上超越广告。小镇前期靠传播,后期靠过路人。尤其这群社会最大基数的文青,他们的朋友圈,他们的自拍秀,他们的抖音页面,都是小镇二次形象重要的渠道。
6.镇事媒体群:小镇不是几栋房子,说到底是一个社会文化目的地,所以这群人也是目标客群。因为相比传统广告传播,他们更有能力为项目制造社会关注。
当然好的小镇传播主张,要能为媒体撰稿人提供“底料”,譬如浙江某小镇的传播主张— “无车小镇”,在人人都依赖车行的时代,这本身就是软文最好的入笔点。甚至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一篇“10W+”的好软文。所以小镇初期,好的传播主张,要能为媒体创造话题“底料”。
综合以上,就建成了本案的客户维雷达图:
图1-6 这个小镇项目的客户维雷达图底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