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吃肯德基、麦当劳,几乎所有同事亲人都告诉我,这是垃圾食品。其实,我不知道吗?但是这快餐:等候5分钟,狼吞3分钟,一顿饭就搞定了。我反问他们:“这个世界上,你见过比这更方便的三餐解决方案吗?”尤其我是个工作狂外加急性子,项目来了,不解决,我是决然睡不着、吃不香的。尤其原来公司地铁口就是麦当劳,出地铁,五分钟买,三分钟吃,到办公室立刻开始工作,毫不耽误。
方便快餐,让我过去十五年的职业生涯,至少比那些贪图美食的广告人,多“赢”了少说3000小时去思考、解决问题。
我爱方便,但最近几年,我开始痛恨起方便。不是我不爱肯德基、麦当劳了,而是另有他因。
因为做久了传播,总会学到很多捷径、公共知识、行业惯例。我爱这些方法,它们让新人更快捷地熟悉和认知这个行业。我恨这些行业惯例方法,它们几乎禁锢了很多人再认知的好奇心。近几年带团队,和他们开会碰撞,我几乎肯定会否定他们前三轮碰撞的想法,因为前三轮提出来的,不是行业惯性思维,就是经典案例的拷贝粘贴思维。我一直开玩笑戏称自己是:拉广告人出坑的人,而且每次他们还赖在坑里不愿出来。一则惯例方法实在太方便了,拿来直接用,不用动脑;二则他们坚持认为这些方法没错,很正确。
吃饭可以贪图方便。但是做传播绝对不能贪图方便。尤其面对互联网上随处可见的方案、方法、稿子、书籍……更要学会如何判断这些认知方法的相对对错,知道如何就不同城市环境、项目背景、竞争环境辩证地使用,甚至否定某些看起来很成功的案例背后的经验。正如我所说:判断有时候比学习更重要。
2017年年中,在知识付费的风口,同时也因为这些“坑”无所不在,我做了一个“夏不飞创意日报”,专门用案例和音频,讨论行业的100个坑,甚至1000个坑。坚持到今天还在继续,因为坑填得越多,发现未填的就越多。没事,我会坚持下去。
而正好在2018年年底,由于种种原因,我离开了工作十年的公司。我突然有种想把过去多年遇到的所谓方法论的坑,一一罗列出来的冲动。这甚至谈不上分享,因为今天不为别人,就为自己写一次。10多年来,我给项目、给甲方写了200多个方案,赢了1亿多元合同,做了100多个项目,我要把这10多年来,那些看起来很方便,其实害人不浅的“行业坏习惯”写出来。
这就是你们现在手里这本书的诞生缘由,也是我把这十四个案例,而不是其他案例写进这本书的原因。当然出于种种考虑,我隐去,或者修改了具体项目名、城市名、开发商名,所有案例都抽象为一个传播品类,以此为蓝本,研究行业充斥的各种创作坏习惯。
譬如,中国地产行业是一个充斥着“一”的行业,可以做不到第“一”,但是广告传播里不能出现“二”。对于城市繁华,不是“一”城中心,就是“一”转身即繁华,再差就是“一”步城心。宣传学区的,说“一”流名校、“一”步之距;宣传物业的,说全国“一”等“一”资质物业,差一点就说“一”应必答,有应必答做不到就说“一”生陪伴……这些,导致广告人“创作一线”这块肌肉超级强大,而后遗症就是真遇到一个江山一线的项目,广告人的“真一线”包装能力却集体偏弱。所以就有了一章,介绍如何在“假一线”都喊一线的环境里,传播一个真的山一线项目。(www.xing528.com)
譬如在学区房竞争中,传播几乎做成了“比步数”游戏:我咫尺学区,你一街之隔名校,最后索性来个“结束送娃时代”的一步学区房。除了比较步数,我们还能做些什么?这就有了学区房传播一章,用真实的“全家都是小祖宗”洞察,打开学区房传播的新思考。
譬如只要靠着高铁的小户型,不是说走就走,就是城市行宫。我三否团队思路,甚至到最后自己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较真了。但就是这样硬扛着,反行业惯性思维,我们不仅拿下了项目,而且发现其他几家的方案,居然不是“说走就走”,就是“高铁小行宫”。整个行业的创作,都面临惯性思维的诱惑,不只我一人。所以就有了三亚高铁,三否直觉的那一章。
譬如,现在做品牌不是提美好,就是强调赋能。除了时代原因,也是因为广告人被这阵“美好”风限制了品牌想象力。所以就有了一章,谈一个码头出身的地产企业,面对也可以轻松提“美好”的诱惑,勇敢“查族谱”,验“企业基因”,最后做了一个真正对中国当代中产有脑、身、眼、足、嘴诱惑力的品牌主张。
譬如行业内做养老房项目,有个惯例认知:老人都爱安静。真的吗?带着反问,甚至带着否认,我们接触客户,了解产品,反检我们自己父母一辈的生活特性,最后坚决站在了行业惯性的对面,做了一个看起来很“反骨”,但是其实真正剖析老人生活的热闹策略。这就是书里葡萄园养老案例的那一章。
当然,有时还有比行业认知更难应付的对象—甲方认知。遇到甲乙双方认知不同,甚至相悖时,我很多时候站在了甲方的对立面。也许我错了,也许甲方错了,甚至为此我丢掉了案子,但我知道,思维就是在不断辩驳和反思里前行的,能反问,敢反对,会反思,才能真正从行业惯例认知里,得到正确的、有效的传播总结。这就是书里,六年三提的佘山大平层那一章。从彼此观念不同,到最后的一致,甲乙双方都在认知进步,都在反思过去。
我甚至愿意把我没拿下的项目,放在书里。因为思维认知的路上,失败有时候比成功更值得阅读。譬如对于城市品牌的认知,行业惯例是大而全的美好体系,但我坚持“什么都说了,就等于什么都没说”。这是一个发声容易,被淹没更容易的品牌时代,所以我想用品牌人格化,但是面对行业惯性的“大而全”思维,我失败了。不过,这阻挡不了我思维前进的路,放进书里,就是上海先生的品牌那一章。读后,你也可以反思一下你的想法。
十四章,哪能罗列得了这个行业思维的很多坑,甚至也许这本书也是个坑,所以,且读、且用、且弃,坚持自己走在与时俱进的反思路上,这才是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