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推进五个扎实的理论和实践要求

陕西推进五个扎实的理论和实践要求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来看,统筹协调推进“五个扎实”基于以下理论前提和实践要求。

陕西推进五个扎实的理论和实践要求

“扎实”,从哲学上讲,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密结合客观实际,充分尊重客观规律,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工作的出发点、工作姿态和作风、工作方式和方法等方面不浮夸、不冒进,在工作实践中做到务实、为实、唯实,在工作进程上一步一个脚印,步步深入,节节上升,使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实现“追赶超越”,推进陕西全面迈向全国先进行列。

“五个扎实”所涉领域包括经济、农业文化民生以及党的建设等,都是影响陕西发展的关键部门和重点领域。这里的问题是,五个方面在发展中是各自孤立地运行,还是相互协调地发展?笔者认为,“五个扎实”在部门分工上虽然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在实践上却是相互衔接、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统一体,不仅谁也离不开谁,而且有主次、先后和轻重等区别,只有做好统筹协调、逻辑推进才能相得益彰,共享发展。具体来看,统筹协调推进“五个扎实”基于以下理论前提和实践要求。

第一,统筹协调推进“五个扎实”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原理的基本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矛盾运动原理深刻揭示了从自然物质层次到社会关系层次再到社会精神现象之间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等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它们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生产方式各环节和若干链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属性和特征,我们既不能人为地把它们分割开来,也不能对它们中的各个方面避重就轻。同样,考察一个相对独立的省级区域,自然也不能用孤立的甚至割裂的眼光看待它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陕西需要推进的“五个扎实”,其实是对陕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在全省总体发展中的进一步强调和重点阐发,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我省发展状况的总体把握。“五个扎实”既要求我们从自然力方面重视全省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又要求我们从社会性方面重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构建;既要求我们重视扎实推进中的物质力量,又要求我们重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与精神动力等。从这点看,统筹协调推进“五个扎实”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原理的基本遵循。

第二,统筹协调推进“五个扎实”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方法的具体运用。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和普遍性,联系也具有矛盾性、制约性和冲突性。从联系的观点看“五个扎实”,我们既要看到当前我省经济、社会、文化、党建各个领域彼此相对独立、各具特点,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全省是一个有机整体;既要看到“五个扎实”各个方面呈现自身规律和特别属性,又要看到“五个扎实”之间具有统筹协调的一致性和整合趋势。因此在推进中,我们既要发现“五个扎实”之间相对独立、彼此矛盾,每个具象之内的基本规定性,找出协调推进的主次和症结,又要分析“五个扎实”之间的共通共融之处,寻求相互联系的内在本质,找出协调推进的主线、脉络和整体效能。(www.xing528.com)

第三,统筹协调推进“五个扎实”是对中央“四个全面”和“五大理念”的全面践行。“四个全面”与“五大理念”是新一届党中央针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发展实际提出的治国方略和理论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新贡献。陕西作为西部重要省份和刚刚进入中等发达省份的地区,在经济、文化、民生、党建等方面扎实推进,是陕西把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重要领域和重点环节的具体落实,是陕西对中央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及绿色发展“五大理念”的全面践行。

第四,统筹协调推进“五个扎实”也是陕西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众所周知,陕西多年以来遭受着“陕西现象”的困扰,而“陕西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陕西市场经济的不发达。就在最近,陕西省政府出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行动计划》,对陕西经济发展的短板进行了全面梳理。在所列出的十个短板中,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偏低、经济外向度低、民营经济总量和实力不高、城镇化质量不高、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在体制上都指向了陕西境内市场经济发达程度不高这一根本所在。就此而言,统筹协调推进“五个扎实”,就是站在陕西发展总体的高度对陕西经济形态、农业基础、文化建设、民生工作及党的建设等进行综合考察,进而使“五个扎实”在完善陕西市场经济体制中获得更有效、更健康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