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延水关镇张家河村红枣产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提高红枣产业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兴枣富民、做强做大红枣产业链为目标,以特色优质名牌产品开发和国内外市场开拓为突破口,以实用新技术的优化集成普及推广和严重障碍枣树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攻关为重点,走出一条产前、产中、产后协调并举,制干、鲜食、蜜枣加工品种及早、中、晚熟品种合理配置,三大效益兼顾的高效益可持续发展道路。科学规划布局,创新发展机制,依据市场需求,加快高标准新基地建设和老果园改造步伐,精心打造现代红枣工业园区,跨越式壮大龙头企业,整合和创新名优品牌,促进市场营销,强化服务指导,提升产业水平,加快红枣产业标准化建设、科学化管理、产业化发展进程,发展贮藏、加工、销售企业,推进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努力构建比较发达的红枣产业体系,提高红枣产业链的综合效益。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原则:在延川县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趋于不断扩大的形势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实力相对趋于严重滞后,已经成为限制该县社会经济整体推进的最大“瓶颈”。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在此情况下,唯有政府首先撑起兴农富民的大旗,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指导和引导,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弱势农业和弱势农村的局面。当前,要进一步振兴张家河的红枣产业,离不开市、县、镇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
(2)以工补农、工农互助原则: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在政府的指导和引导下,在城市全面打开“城门”的情况下,广大农村更应该全面地打开“寨门”,实现“城门”和“寨门”的互开,乃至于直通。在起步阶段,以工补农必须先行,在奠定基础后,逐步实现互利互惠。多项兴农工程的启动,应上升为该镇(村)现阶段振兴农村的政治任务,坚持数年,必见大效。当前应重点搞好以土地高效流转为标志的农村经济政策的创新和完善,促进红枣产业的规模化经营。
(3)项目带动原则:“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项目”,这是张家河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解放思想谋求长远发展,项目带动促进蓬勃发展的共识,也是其成功经验。对张家河村来说项目带动既是一种战略,也是一项发展的基本原则,具有特殊意义,当前,应继续创新和完善这一理念和机制,以此来奠定基础,培育新的优势,寻求更大发展。(www.xing528.com)
(4)产业链开发原则:据实地调查,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该村已经走进了“死胡同”,近年来,该村出现的大量“空心户”就是其真实表现和具体说明。整合资源、集成优势,不断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枣业优质产品,形成规模经济,不断延伸产业链,开拓新市场,获得增值效益,这是不二法门。在现有财力和民力情况下,有计划、有重点地建立新的以企业为主体、广大农户广泛参与的新型红枣产业基地,作为优势产业综合要素的集约场所,不失为一有效可行的战略措施。
(5)可持续发展原则:张家河村地处我国黄河流域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发展现代山地生态型红枣产业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实行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策略,使经济、社会和生态得以协调发展。
(6)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保证重点,突出亮点,分步实施原则:本次张家河村现代红枣产业链规划和实施,实属一比较宏大的农业系统工程。故对其总体而言,必须统筹规划,对其具体进程而言,又必须有计划、按步骤地分步实施;在其整个建设过程中必须因势利导,保证重点,突出亮点,力争为国家、为百姓、为社会不断地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发展目标
全村在规划期内将红枣面积力争稳定在现在的规模;使全村农村人均红枣面积达到3.5亩(1亩≈667平方米)以上。建设红枣产业园区,广泛吸纳国内外投资,培育红枣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5个,年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规划期末建成国内有影响的红枣集散地,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物畅其流的产业基地,形成红枣产品类型多样、比例协调、效益良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红枣产业体系,实现“发挥资源优势,生态经济双赢”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