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思考点

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思考点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势在必行特色小城镇建设需要“识势”。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毋庸置疑,小城镇建设离不开政府对市场主体的激励、引导和规范。特色小城镇建设需要“借势”。特色小城镇必将走出一条集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路子。

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思考点

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5日发表了一篇题为《特色小镇最该避免什么(金台论道)》,之后多次对特色小镇建设发声。在此前后,也有主流媒体对各地一哄而上的特色小镇建设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批评有质疑有建议,最主要的是隐忧,怕小镇建设有形无魂,造成新的贫困和浪费。陕西在推进小镇建设中需要避免走入“千镇一面”,真正带动落后地区的小城镇脱贫发展,让小镇发展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一)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势在必行

(1)特色小城镇建设需要“识势”。小城镇作为“城市之尾,乡村之首”的区域基础节点,自身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辐射带动农村地区作用的大小,也是整个区域能否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小城镇受到客观现实基础的制约,成为城镇化深度发展的症结和难题。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对于落后小城镇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小城镇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但自然生态、原始景色、传统文化和习俗保留相对较为完整,恰恰是现代人远离城市节奏,体验休闲生活的“一方净土”,有较大的、潜在的开发价值;另一方面,小城镇旅游对当地居民及贫困群体的生活改善会有很大帮助,如果与国家扶贫政策和地区产业政策配合得当,在移民搬迁、旧址开发和利用中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特色小城镇作为一种发展新经济的新平台,聚集新产业、新要素、新体制,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新平台,是激发创新动能的新载体

(2)特色小城镇建设需要“顺势”。特色小镇主要是依托传统镇村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民俗文化、产业基础开发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通过优势主导产业带动,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同参与,是传统消费模式升级与消费者追求生活幸福感、回归自然的新选择。近年来居民消费升级,旅游业态更为多样,随着全国铁路提速,高铁建设加快,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际铁路网及旅游景区的高速专线、支线机场建设迅速铺开,老百姓出行方式的选择更为多样、便利,自助游、短途游也成为一种新时尚。旅游市场更为规范,旅游设施和服务进一步完善,为消费者提供了可靠的出行保障,进一步推高了消费者的出行热情。

(3)特色小城镇建设需要“用势”。在小镇建设开发中,有时会出现政府大包大揽、越俎代庖或者是一厢情愿、曲高和寡的现象,有学者因此提出“政府取代民间”观点。为此,要界定好政府、市场、专家、群众等在规划、保护、开发过程中的责任,把握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原则,在发展中始终尊重民情民意,把市场推动作为发展的主要手段。毋庸置疑,小城镇建设离不开政府对市场主体的激励、引导和规范。政府主要承担主导、保护主体的责任,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上,为市场和经营主体营造有利创新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做好服务保障。

(4)特色小城镇建设需要“借势”。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展开,各部委、相关单位都从不同渠道给小城镇发展汇入更多的发展资金,所以怎样有效集合资金,为小城镇发展建设定位,做好小城镇的前期规划设计,发挥小城镇的特色和优势至关重要。此外,小城镇建设并不是单独的一个房地产项目或城市改建工程,而是全社会的优质要素资源的新组合和再聚变,所以需要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进来,从理念引进、资金募集、项目设计、技能培训等方面寻求支持和合作,达到多方共商共建共赢。

(5)特色小城镇建设需要“造势”。特色小城镇必将走出一条集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路子。因此要突出品牌效应,塑造品牌形象,形成发展合力。一是突出特色和差异化,培育精品和主题小镇,加大项目的开发、包装和宣传力度,提升小镇品牌形象;二是以各种节庆和民俗活动为载体,实施旅游品牌推广;三是利用其他地区的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资源平台,深入开展旅游项目交流和合作;四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如网络社交媒体、微信微博等方式拓宽宣传渠道,提高美誉度和知名度,扩大口碑效应。

(二)几点建议

特色小城镇建设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有什么资源基础,要突出展示什么,以什么方式呈现,目标人群和潜在客户有哪些,市场发展前景怎么样,对当地居民和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大不大等。仇保兴在小城镇发展论坛中提出特色小城镇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广度”,即小镇拥有多少种新奇的特色;第二个维度是“深度”,指的是某个重要产业或者空间的特色是否具有“唯一性”。小城镇要有特色,要有持续发展后劲,需要在几个方面做好文章:

1.发展特色小城镇,需要结合当地的民俗风情、资源禀赋

一是做好各地资源普查登记。对现存资源按性质、种类、数量、分布状况、存在形式等进行梳理建档,辅助以原始文字、图片、视听音像资料归档。做好地方资源的研究和挖掘,整理出版地方民俗志,并初步提出保护或开发构想。二是做好可持续性总体开发规划,并依据总体规划大框架下进行具体项目设计。根据小镇资源基础,综合考量区域特点、周边生态环境和设施基础、市场环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征集多方面意见的前提下,设计开发可行性方案规划,规划要体现定位准、品位好、布局优的特点,并且要建立完善的保护措施,保证小镇旅游的原生态环境。三是社会资本和项目引进时应有所选择,和小镇主题保持一定的契合度,以达到特色突出,整体统一。

2.发展特色小城镇,需要结合扶贫开发政策

对于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应持审慎态度,在移民搬迁和就地城镇化之间做好评估和协调,做好当地生态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救济、挖掘和保护。以创建生态示范村(街镇)为着力点,加快农村公路交通、水网电网、通讯、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电路村村通,提高基础服务保障水平。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建立垃圾污水集中处置回收点,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加快生活生产综合服务区建设,提高休憩娱乐、便利购物等服务能力。以创建文明家园为目标,注重培育新居民的文明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形成孝老爱亲的道德风尚。积极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移除遗风旧俗,在文化创建中有所作为,加强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增强发展凝聚力。(www.xing528.com)

3.发展特色小城镇,需要以产业立足,文化做魂

特色小镇应以产业立足。依托当地资源,推广“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发展壮大农业规模,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支柱产业,实现农产品质量、品质、效益上有机统一,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推进园区建设,形成产业体系完整,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有序的项目聚集区,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良好的发展“土壤”。引导农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积极发展服务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特色小镇应以文化做魂。根据陕西省对文化旅游名镇的目标任务和考核要求,按照“保护修复老区、打造特色新区、完善配套设施、带动旅游产业”原则安排建设项目,着力提升文化旅游名镇的品牌影响力和持续发展后劲。以创建文明家园为目标,注重培育新居民的文明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在文化创建中有所作为,加强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增强发展凝聚力。

4.发展特色小城镇,需要以丰富消费者体验为主

特色小城镇应突出消费者的参与性、互动性、欣赏性,在表现手法上要突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静态展示与动态展示结合,声光影高科技技术相结合。苏州网师园是一处比较小的园林,和拙政园留园相比在名气、规模上都不具优势,却另辟蹊径把夜游项目做得风生水起,借助灯光、园区景观,用真人秀昆曲评弹、古典舞蹈、古筝江南特色节目浓缩呈现出来,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受。同时,应该学习大城市的发展经验,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发展民宿经济和健康养生经济,提供一种简单的慢生活体验。慵懒的生活节奏,低密度民居的生活方式,这恰恰是城里人需要和向往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

[2]国务院.“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16.

[3]陕西住建厅.陕西省小城镇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

[4]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加快发展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2017.

【注释】

[1]史新红,中共宝鸡市委党校经济学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