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追赶超越的组织保障:从严治党落实扎实

农村追赶超越的组织保障:从严治党落实扎实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是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对陕西未来发展的根本遵循之一。胜利村两委班子换届后,支部书记杨卫东抓的第一件事就是纵深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根本遵循,真管真严党员管理精准化、敢管敢严纪律监督严密化、长管长严组织生活规范化,不断强化追赶超越的根本保障。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是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它不仅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更是建设实现“追赶超越”的根本保证。

农村追赶超越的组织保障:从严治党落实扎实

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是陕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对陕西未来发展的根本遵循之一。胜利村两委班子换届后,支部书记杨卫东抓的第一件事就是纵深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这一根本遵循,真管真严党员管理精准化、敢管敢严纪律监督严密化、长管长严组织生活规范化,不断强化追赶超越的根本保障。经过不懈努力,胜利村的面貌得到彻底改观,破解了长期以来胜利村党支部不作为、党员不作表率的难题。

(一)真管真严党员管理精准化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也是党组织意志的实践者”。饶丰镇胜利村根据县委出台的《党员精准化管理暂行办法》,一是坚持立足村情,精确分类党员,将胜利村党员划分为有职党员、骨干党员、年老党员、困难党员、流动党员5种类型。二是精细差异化组织管理党员。组织有职党员开展“两强两严两树”(强能力、强作为,严监督、严考核,树业绩、树标杆)活动;组织骨干党员开展“三带一守一做”(带头干事创业、带头促进和谐、带头弘扬文明、守底线、做合格党员)活动;组织年老党员开展“讲正气、守底线、献余热”活动;组织困难党员开展“有信念、有骨气、脱贫困、争先锋”活动;落实流动党员“四个一”管理措施(外出前进行一次党性教育,每月进行一次电话联系,每年“七一”寄一封慰问信,每年腊月召开一次座谈会)。三是精细管理党员长效化。胜利村党支部推行党员承诺制、积分制、评议制,结合各类党员自身实际、能力特长,每年公开承诺办好3~5件实事;承诺事项纳入积分制考核,细化积分指标,完成情况作为一项民主评议党员参考依据;每年年底根据民主评议结果,评议“优秀”的优先推荐“两代一委”和村级后备干部管理,评议“不合格”的,严格组织程序予以严肃处理。

(二)敢管敢严纪律监督严密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肯定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同时也深刻指出“我们绝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任重道远。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是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它不仅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更是建设实现“追赶超越”的根本保证。胜利村党组织针对纪律监督不到位、党员违法违纪常发生等问题,压紧夯实责任,扎紧制度笼子,刚性执纪问责,让党纪成为“铁律”。一是落实落细“两个责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具体明确、环环相扣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对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实行“一票否决”。二是扎紧织密制度笼子。针对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易发频发的问题,根据县委划定的“纪律”红线,全面架起“高压电网”,构建起惩防村干部贪腐的立体化机制。切实从源头预防、系统治理着手,打出一套从严查处不敢腐、阳光运行不能腐、激励惩戒不想腐的“组合拳”。三是刚性监督问责常态化。饶丰镇胜利村严格执行党务、政务、事务、财务公开制度,探索并建立信访民情直通车平台,切实把监督举报平台搬到群众“家门口”,实现了信访举报便捷化、监督常态化,积极推进县、镇、村三级书记与民情三本账。

(三)长管长严组织生活规范化(www.xing528.com)

一是学习型党组织常态化。胜利村党组织发扬我党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两学一做+载体”“三会一课+科技”“支部建在农村产业链”“党支部+生态旅游合作社+贫困户”“菜单式党课”等与时俱进并被农村基层党员喜闻乐见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成为胜利村一道常态的党建生态风景线。二是党务决策与党员管理档案化。一方面,建立村级“三务”。现规范建设由专人集中统一管理,并上报镇党委备案。另一方面,建立党员档案。胜利村全体党员参加支部日常活动的参与情况,参观学习、培训交流、年优秀党员评选结果等的心得体会等全部记入党员档案,强化对农村基层党员的管理。三是党员组织生活考勤严厉化。胜利村党支部对无故不参加党内组织生活的,予以严肃批评、帮助教育和告诫提醒;对连续6个月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党内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或不完成组织分配任务且不听劝告者,依据组织程序予以除名。四是标准化引领规范化。胜利村基层党组织规范的开展组织生活,把“三会一课”纳入优秀党员年度考核范畴,聚焦问题、专项通报、限期整改,杜绝胜利村组织生活随意化、平淡化、庸俗化现象。

(四)从严为民作用发挥显初心

毛泽东曾提到:“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和规律的深刻总结。胜利村一是全面推行民情“三本账”(意见建议、利益诉求、投诉举报)和“六项制度”(干部包联、民事代办、信访包案、实事暖民和民意调查),使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步入制度化、形成常态化。胜利村党支部以民为本,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架起普惠群众服务网。为村民修建1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安装路灯3千米、电网改造5千米。通过民情民意收集卡,2年内约为群众解决难题600余件,受理民情“三本账”76件,回访率为100%,整体满意率为98%。二是从严推行“支部+×+贫困户”干部包联攻坚脱贫模式。胜利村党组织发挥与时俱进优势与农业园区、家庭农场、蚕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的经济优势相结合,以支部为引擎建立市场主体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与贫困户抱团发展的良好格局,切实从严破解精准扶贫难题。

胜利村党支部从严治党的系列举措重树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村域治理中的群众威望,提高了群众对支部和党员的信任度,彻底改观了原来村域治理中“说话没人听,做事没人跟”的现状,为村域治理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