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认识全域旅游的作用
尽管旅游引领增长假设提出了旅游业的巨大作用,但是也有相反的假说,这被称为增长引领旅游假说。其主要是说,经济增长促进了旅游业扩张,使旅游基础设施发展,鼓励旅游活动的发育和增长(Shahbaz et al.,2016)。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在大多数国家,旅游业只是在经济复苏过程中才对经济有拉动作用。
东部地区旅游需求旺盛,各地发展全域旅游注重扩大旅游惠民覆盖面,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推动旅游与社会资源、民生资源的深度融合,旅游成为东部地区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在西部地区,全域旅游的作用主要还是在扶贫方面,不可能成为龙头产业。鉴于蓝田的历史和地理,县城整体形象,以及景区知名度,不可能成为知名的旅游接待地,只能发展西安周末休闲游。
全面贯彻落实王永康书记来蓝调研讲话以及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县十六次党代会、县十八届人代会精神,突出“旅游+”引领战略,积极实施“双百战略”,按照空间全景化、出游全时化、产品多元化、休闲全民化的旅游发展思路,以“厕所革命”为重点优化全域旅游环境,继续将全域旅游工作推向深入。通过策划一批重大旅游节庆活动、启动实施一批重点旅游项目,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规范旅游服务管理水平,构建全域生态、全域文化、全域旅游体系。
1.形成全域旅游统筹发展机制
统筹全域旅游规划,通过完成《蓝田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及《蓝田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系列规划优化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形成“一带双核四板块”的全域旅游空间格局。统筹全域旅游环境优化,以“创建陕西省旅游示范县”为目标,以“厕所革命”为抓手,统筹推进“厕所革命”,制定蓝田县“厕所革命”实施工作方案,按照“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积极开展“厕所革命”,在县城主要区域、美丽乡村、各大峪口、旅游景区和主要道路沿线,设计、建造标准化旅游公厕238座,改造县城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学校等厕所266座,落实“厕所所长”制,全面提升旅游厕所管理、服务水平。
2.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核心平台
做精旅游项目,完成白鹿原文化产业基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汤峪林海温泉、水陆庵千年壁塑文化旅游区等项目后续建设;加快白鹿原四季花谷、辋川王维山水文化园等项目建设,启动实施玉山慢城核心区、大明宫集团“老西安”、秦岭国际旅游度假庄园项目。做大慢城旅游,在县城城区建设休闲街区、城市绿道、骑行公园等“慢生活”区域,谋划布局一批业态项目,拓展城区旅游休闲空间。做特乡村旅游,按照“乡村性、特色性、创新性”原则,规划布局乡村旅游集聚区、集聚带建设。按照国家A级景区建设标准,完成2个3A级、2个4A级、2个5A景区创建。强化对现有A级旅游景区动态监管,确保各A级景区按照等级规范落实相应的设施优化和服务优化。
3.开发全域旅游产品体系
打造特色旅游商品,在县城及各游客集散中心、主要景区、重点旅游镇、村建起特色旅游商品的集中展示和销售区。提升传统“两会两节一活动”文化品位,围绕“春季踏青赏花,夏季纳凉避暑,秋季登山探幽,冬季滑雪泡汤”四季旅游品牌,持续叫响“星期天到蓝田”全域旅游口号和“乡村让蓝田更美好”县域乡村旅游品牌。以举办“诗意慢城”2017蓝田春节灯会活动为带动,通过举办系列游客参与性强、文化品位高的旅游节庆活动,展示蓝田全域旅游发展新实力。
4.优化全域旅游交通网络
加快旅游交通网络建设,重点推进重要节点的公共交通及服务设施建设,建成白鹿原旅游专线等5条旅游道路,着力提升通景区公路等级标准。完善旅游交通标示系统,增设旅游道路指示标志牌50块,规范跨区域旅游交通指引标示、乡村公路旅游交通指引标示的制作与设置。加快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建设,新建标准化游客服务中心3个,推进县城旅游客运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设,提升完善现有旅游集散体系。
5.筑牢全域旅游监管体系
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管理,积极探索建立旅游执法新机制,组织部门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健全涉旅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三)全域旅游以市为单位统筹
不少专家认为,发展全域旅游的核心是“域”而不是“全”,不是贪大求全,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到处建景区,而要尊重旅游业发展的场域边界特性和集聚特征。全域旅游的本质是以旅游业来重新配置生产要素,并提出了全域旅游发展的3个模式:党政一把手主导的初级模式,国家旅游休闲区中间模式,跨区域构建旅游功能区高级模式。
我们在实际调研蓝田、柞水旅游时发现,凡是由当地农民、村委会等建设的项目,设施低端、服务意识不强,而有一定品位档次、服务意识强的项目,都是由西安来人运营。(www.xing528.com)
蓝田县在全国甚至全省的旅游中,知名度不大,没有自己的旅游品牌,所以我们认为全域旅游要以市为单位,从西安市全域旅游发展的需要,系统嵌入式发展全域旅游,跨区域构建旅游功能区,解决蓝田旅游辐射面小、拉动力不大的问题。
现在的旅游和过去不一样,对旅游传播提出了新需求。在全域旅游时代,旅游传播要从景点推介往整体包装转变,单一的旅游要素要逐渐过渡到全域旅游,通过混合包装,达到全方位传播。推广景色也要过渡到推广生活,将旅游服务、景区资源等要素结合到一起。同时推广旅游还要向推广口碑过渡,通过旅游的传播,将旅游形象社会化,让主流媒体积极主动投入到全域旅游的传播包装中去。
(四)提高县城的品位
湖北大学李志飞教授提出了全域旅游时代的4个转变和3个不变。4个转变是指游、居二元向宜居宜游转变,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旅游规划从辅助规划向先行规划转变,迁民向安民转变。3个不变是指景区的核心地位不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变和特色为王的理念不变。
县城在全域旅游中居于重要一环,旅游拉不动县城,就不会产生经济拉动效应;县城品位不提高,就无法实现宜居宜游的发展要求。发展全域旅游,首先要把县城作为一个景点来打造,发挥县城在旅游中的集散作用,物理景区在外面,文化景区在县城,餐饮、住宿、娱乐、演艺也要放到县城,基本形成了一个没有边界、没有围墙、没有门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开放性旅游县城。
此外,应加快西安几个重要节点与蓝田县城的公共交通建设,提高西安和蓝田的一体化程度。用“全域旅游”理念,带动“全城一景”质量不断提升。
相关名词释义:
慢城:狭义的“慢城”是指人口在5万人以下的城镇、村庄或社区,倡导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绿化、支持使用清洁能源和发展传统手工方法作业。广义的“慢城”是一种高度契合当代人放慢生活节奏、向往回归田园的理想生活方式和最佳城市模式。
全域旅游: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体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以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在此过程中,“旅游+”也有效地拓展旅游自身发展空间,推进旅游转型升级。
[1]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全域旅游发展报告,2017.
[2]Balaguer J,Cantavella-JordáM.Tourism as a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factor:the Spanish case.Applied Economics,2002(34):877-884.
[3]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实施方案,2017.
[4]孔丽娜.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大力推进——全域旅游中国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陕西省召开,2016-7-27.
【注释】
[1]张晓旭,康芳民,刘娜,张宏,中共陕西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