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陆港研究综述:现状与展望

国际陆港研究综述:现状与展望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12009—2018年的有关研究文献数量增长情况目前,关于国际陆港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未形成系统的体系。

国际陆港研究综述:现状与展望

国外关于陆港的研究基本上是从2001年开始的。2002年得克萨斯大学的Rob Harrison在给得克萨斯州运输部完成的专项报告中阐述了陆港(Inland Port)的社会效益、私人效益和公共机构效益。本书对国内关于国际陆港的研究进行简单的统计:在中国知网(CNKI)上标题中有国际陆港(内陆港、干港、无水港)字样的文章,2009年为75篇,2010年为70篇,2011年为82篇,2012年为105篇,2013年为95篇,2014年为95篇,2015年为62篇,2016年为51篇,2017年为85篇,2018年为45篇。通过Google、百度搜狐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时,其相关标题、网页的数量极大。如用百度搜索时,检索到的网页达3 980 000项。

从上述数字看,国际陆港研究发展迅速,2009年至2018年(CNKI数据)的有关研究文献数量增长情况如图1.1所示。

图1.1 2009—2018年(CNKI数据)的有关研究文献数量增长情况

目前,关于国际陆港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未形成系统的体系。根据对相关学者研究的总结可以看出,国际陆港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国际陆港概念和内涵的研究

Leveque和Roso(2001)认为Dry Port(无水港)是与海港具有便利运输通道的内陆多式联运终端,它能和海港一样提供通关服务。Woxenius等(2004)认为Dry Port是远离海港的内陆终端,它的功能多于传统的铁路终端。Jarz emskis等(2007)认为Dry Port是位于内陆区域的无水港口,它与沿海一个或多个港口通过铁路或公路相连,服务于当地工商业,通常是集装箱或多式联运的终端。

席平等(2001)根据西安市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国际运输与内陆地区宏观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国际陆港这一概念,认为国际陆港是为适应国际贸易的需求,由国际海港、国际空港的概念衍生而出,它是依照有关国际条约或法令在内陆设立的对外开放的陆地港口,是内陆地区直通世界各国港口的中心枢纽。

2.对国际陆港作用和意义的研究

Prozzi等(2005)对内陆港的社会效益、私人效益和公共效益进行了研究。Roso(2007)以瑞典西南部的布洛斯市为研究范本,指出在布洛斯市建设无水港将会使布洛斯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约25%,在海港终端的交通阻塞和等待时间也会大大降低。Roso等(2008)还指出阻碍内陆港建成的主要因素是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环境和立法。

光一(2007)认为,沿海港口要想在激烈的港口间竞争中发展壮大,关键是解决货源问题,提高港口货物吞吐量,而在内陆建设无水港,可利用港口突破货源困境,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张宏波(2008)对建设长春国际陆港区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并提出了以长春铁路货运口岸的改造升级和龙嘉国际机场完善功能为核心,建设长春内陆港,再构筑内陆港特色经济区的设想;冯学丽(2008)认为建设无水港既有利于当地和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可为沿海港口提供稳定的货源,同时也是开展对外贸易的节点,将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外贸发展。

朱廷珺(2009)认为在北方地区大通关协作机制下,依托天津港的整体功能和政策支持,建立兰州无水港,对加快内地区域市场化进程、凝聚产业要素、实现区域开放、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实力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张媛媛(2012)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例,认为其创新性地建立了国际陆港功能平台,有利于降低内陆地区物流成本,推进与新亚欧大陆桥的联动,给内陆地区发展国际物流提供典范;孙发平(2018)认为建设青藏国际陆港有利于青海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有利于拓展青海开放发展新空间,有利于推进青海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对国际陆港形成动力的研究

张兆民(2010)从动力学角度对内陆无水港形成的内在规律进行了探索,提出内陆无水港的形成和发展是需求性动力、适应性动力和推动性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内陆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必然结果。张丽丽(2009)从国际航运中心与内陆港互动发展的机理出发,分析了两者互动发展能够带来哪些效应,然后通过定量模型对两者的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

4.对与国际陆港有相似特点的物流园区、集装箱中心站等布局规划的研究

目前,完全针对国际陆港布局规划的研究还没有,但出现了一些与国际陆港有某些相似特点的产业(例如物流园区、集装箱货运站、公路集装箱中心)的布局规划研究。王战权等(2001)分析了影响物流园区布局的主要因素,并阐述了物流园区规划的一般方法;王富明等(2004)在分析物流园区建设中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珠江三角洲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基本方案;李春海建立了一套从宏观到微观的物流园区规划的方法体系;张得志等(2008)在分析物流节点配置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规模经济和物流不确定情况下的物流园区布局优化模型。陈达强等(2004)从市场、交通、竞争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四个方面分析影响物流园区布局的区位因素,提出基于区位论和城市GIS的物流园区区位布局二阶段模型。袁嫄等(2006)依据“点—轴”理论,通过聚类分析,将广东省的21个地级市的物流发展规模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杨涛等(2005)研究快速区域物流通道的功能和作用,以及物流通道布局和改善区域物流时效的关系,以提高区域的物流时效性为目标,建立了物流通道布局优化的方法和模型。计明军等(2019)在对新亚欧大陆桥沿线物流园区进行详细研究之后,提出了在新亚欧大陆桥沿线不同物流节点的城市规划建设差异化物流园区,以充分发挥物流园区整体和互补优势。韩增林等(2002)从建立统一的集装箱运输体系的角度出发,在考虑城市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以及集装箱货运站等基础设施、公路及铁路货运量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内陆集装箱中转站的发展指数,并通过各个城市的集装箱中转站的发展指数把全国223个地级市的集装箱货运站分成了四个不同的等级;肖红等(2007)运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16个中心城市进行了聚类划分,得出了建设公路集装箱中心站的首选城市;朱晓宁(2004)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集装箱货运站选址的模糊聚类模型与算法,并选择全国236个地级市,探讨了集装箱货运站建设的可能等级、数量和地址。唐雁等(2018)利用SLP 方法对哈尔滨集装箱中心站功能进行划分分析,最后提出整体的优化布局方案。(www.xing528.com)

5.对国际陆港选址问题的研究

选址是一个经典的问题,有关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的选址研究很多,徐杰等(2001)、汤希峰等(2009)、张得志等(2005)、凌春雨等(2005)分别从选址的影响因素、方法和算法方面进行了探讨。而有关国际陆港的选址研究有以下一些:Rahimi等(2008)构建了内陆港的位置选择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表明,在货物运输体系中建设内陆港能够显著地降低总运输距离,同时能够减少交通阻塞和空气污染。Yang 借助多属性方法对北美得克萨斯州的内陆港选址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艾尔帕索地区的计算机模拟算例。Xu 构建了内陆集装箱站场的位置选择模型。Gendron等提出了一个集装箱空箱站选址模型。

邹宏伟(2009)应用遗传模糊聚类模型,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交通运输环境、港口企业偏好三个角度对东北地区的内陆港进行选址研究。谭卡(2009)讨论了为建设广州港一体化综合物流体系,对广州港的无水港群合作城市选址布局进行了系统分析,借助于层次分析方法,给出广东省内初步的无水港选址实施方案。方琴(2008)把影响无水港选址的要素划分为经济要素和非经济要素,基于流量法构建了无水港的选址模型,该模型以交通量分配模型为核心,使经无水港换装到海港的集装箱的量最大化,并提出了求解该模型的综合运输网络模型方法,继而针对西南地区进行了无水港选址的实际计算,构建了贵州省建设无水港优化的选址方案。张兆民(2008)构建了模糊C-均值聚类选址模型,用以选择最佳的内陆无水港建设地,并将东北地区货源地或潜在货源地所在的34个城市作为实际算例来验证模型。程赐胜等(2005)通过对传统的站场选址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内陆空箱站场选址的具体特征,建立了内陆集装箱空箱站场选址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对传统的求解该问题的禁忌搜索算法进行了改进。谢辉等(2006)在论述变权法及多因素模糊决策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变权的模糊决策方法,并以兰州枢纽地区为例,对集装箱中心站选址进行了实例分析。杨睿(2006)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构建了内陆干港选址模型,并以某地区的12个候选干港为例,运用DEA和AHP-F 隶属度合成综合评判法,从中选择出了一个最优干港。徐兵等(2018)运用模糊C-均值聚类模型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了江西无水港选址模型,最终得出选址结果。王雪松等(2018)对西北地区城市选址问题建立了吸引力模型,并通过计算得出了选址方案。

6.对国际陆港功能的研究

Walter等(2003)通过调查美国艾奥瓦州的承运人和托运人,发现他们对内陆港的功能要求存在一定差异。Walter等(2004)介绍了北美内陆港发展的现状,以及托运人对内陆港功能的要求。Iannone等(2007)以意大利为例介绍了集装箱内陆港的功能,内陆港与相邻海港的铁路运输线的技术与组织特征。Ballis等(2002)对铁路运输终端进行了比较和研究。Rutten(1998)对多式联运的终端网络进行了设计。

王红卫(2004)通过将无水港与集装箱货运站和集装箱堆场进行比较,阐述了无水港的功能;叶龙(2005)认为国际陆港应具备的功能包括:集装箱存储功能,货物集散、仓储及分拨功能,集装箱箱管点功能,货运代理功能,快运列车功能,管理信息系统及EDI功能等;张戎等(2008)提出了依托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建设的内陆港应具备的基本功能、辅助功能和增值功能;姜华(2008)探讨了西安国际陆港—西安国际港务区的主要功能和区域规划;谢静(2008)在对西安国际港务区的需求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对港务区的功能进行了定位,对其规模进行了确定。梁作君(2002)在对大连市物流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对大连陆港物流基地进行了准确定位,对大连陆港物流基地的主要功能进行了界定。冯浩等(2018)列出了国际陆港的主要功能,并对陆港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

7.对国际陆港模式的研究

徐伟等(2006)总结了我国无水港的两种建立模式,一是沿海港港方为争取货源主动和内陆地区合建无水港,二是内陆地区为发展本地经济建立无水港;王刚(2009)从内陆港的通关模式,内陆港与对接港口的集群效应,建设内陆港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等方面对内陆港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刘威(2017)通过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选择出最适合西安内陆港发展的模式是国际中转型枢纽陆港。

总结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本书认为目前国际陆港的研究中存在以下问题:

(1)对国际陆港的概念和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科学、准确的认识;对国际陆港特点的把握不深入、不系统,因此对国际陆港的整体认识较为模糊;对国际陆港所具备的基本功能认识不全面。

(2)缺乏对国际陆港作用机理的研究,即国际陆港的形成动因是什么?国际陆港的形成途径是什么?事物的形成和发展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对基础规律研究的缺乏,将会导致对国际陆港整体认识的不足和理解的不全面,从而不能对国际陆港的运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3)缺乏对国际陆港空间布局规划理论的研究。从已有的文献看,只有部分学者对物流园区、集装箱中转站、集装箱中心站的布局进行了研究,还没有学者对国际陆港的布局进行研究。因此,如何从全国范围内规划国际陆港的宏观布局,使国际陆港的布局变得更加合理,避免国际陆港建设的混乱,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4)现有对国际陆港选址问题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现有对国际陆港选址的研究中,大多研究人员用探讨物流园区选址的方法来研究国际陆港的选址问题,但实际上,国际陆港的选址和物流园区的选址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国际陆港的选址要考虑国际陆港的辐射范围,这是国际陆港比较特殊的地方。因此,探索出一种适合国际陆港实际的选址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5)对国际陆港的功能定位较为模糊。现有的研究对国际陆港的功能定位较为模糊,国际陆港该具备哪些功能,哪些是国际陆港的基本功能,哪些是国际陆港的扩展功能,这些在以往的研究中都没有进行很好的界定。不同类型的国际陆港该具备哪些功能,这些都没有相应的研究。

根据以上国际陆港研究存在的问题,本书从国际陆港的内涵研究出发,对国际陆港的形成机理和演化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进一步对国际陆港的空间布局规划、选址规划和功能规划进行探讨,力图对国际陆港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实践运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