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专门谈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并写下这样一段重要的论述:“无论我们把生产和消费看作一个主体的活动或者许多个人的活动,它们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但是生产活动是实现的起点,因而也是实现的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是整个过程借以重新进行的行为。个人生产出一个对象和通过消费这个对象返回自身,然而,他是作为生产的个人和自我再生产的个人。所以,消费表现为生产的要素。”〔16〕如何理解“消费是生产过程的一个内在要素”这一重要命题呢?必须把握住两个方面:一是消费属于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二是任何消费活动都隶属于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历史生产活动本身。
从消费的一般形式来看,消费过程具有自然过程的具体性。消费首先是为了人类维持和发展自身、繁衍后代而占有、支配和享用生存资料的过程,它反映的是消费过程中人与消费品之间的关系。人在消费之前,首先要进行物质生产活动。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对象。生产和消费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
第一,消费和生产的直接统一。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社会再生产的总过程,使社会再生产周而复始地不断运行。马克思全面而精辟地阐述了生产与消费的对立统一关系。“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17〕“生产是消费”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包括了生产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消费过程。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要消耗脑力和体力;同样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工具因被使用、磨损,原材料被加工而不再保持原有的自然形状和特性,最终被生产成具有新的形态和功能的产品。生产资料要被消费,才能使生产顺利进行。可以说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消费是生产”是说消费的同时也就是生产的进行过程。从生产消费角度看,生产资料被消费掉,但是生产出新的产品;从生活消费角度看,生活消费资料被消费掉,但是人的体力和脑力得到恢复以及智力得到发展,是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第二,消费和生产的互为媒介。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互相媒介的运动,一方面是生产媒介着消费,另一方面是消费也媒介着生产。生产媒介着消费,是说生产创造出消费的材料,用产品为消费提供客观对象,没有生产,消费失去了对象,从而也就不会有消费。同时,生产还规定着消费的性质,决定了消费的方式,生产的产品引起消费者的消费需要,创造了让消费者消费的动力。消费也媒介着生产,是说消费为生产的产品创造了消费者这个主体,产品只有对消费者这个主体而言才是产品,并且只有通过被消费者消费,才能够最后得以完成。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一件衣服由于穿的行为才现实地成为衣服;一间房屋无人居住,事实上就不成其为现实的房屋。”〔18〕(www.xing528.com)
第三,消费和生产的相互依存。马克思认为,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其依存性主要表现在生产与消费的相互创造。生产创造着消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生产为消费创造消费材料和消费对象。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的对象,生产为消费提供消费对象。其二是生产规定着消费的性质和方式。在马克思看来,“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19〕。他进一步生动地说:“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因此,不仅消费的对象,而且消费的方式,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20〕其三是生产创造着消费需要和消费主体、消费能力。有什么样的生产,就会创造出相应的消费需求,就会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同样,消费也创造着生产,其一消费使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使产品在消费环节得以最后完成。以一条铁路为例,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在马克思看来,它就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其二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21〕马克思说:“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作为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22〕这就意味着消费成为生产的动力,消费通过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创造出生产主体以及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而反作用于生产。
任何社会的消费过程归根结底是特定社会历史关系下的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占有和享用客观物质资料对象的过程。马克思对于资产阶级只谈“生产一般”,抹杀不同社会生产的本质差别给予批判。既然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发生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下,因此作为消费关系,也不能只谈消费一般,进而忽视不同社会条件下消费的本质差别。任何社会形态的消费,都是消费主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通过占有、支配和享用消费对象以满足自身各方面需要的过程。
人们物质生活生产本身不仅处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实际上它是“社会关系”生产的另一种表达。由于一定物质生产活动总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社会阶段联系,所以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产过程本身就是社会关系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也就是说,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或“社会联系”的生产过程总是在以财富生产为内容的“人与物的自然关系”中进行,从这点而言,任何物质生产都是一定社会关系的生产。而物质生活的消费活动作为物质生产过程的终点,当物化价值转化为人化价值,物质生活资料被人消费时,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生产,“产品的消费再生产出一定存在方式的个人自身,再生产出不仅具有直接生命力的个人,而且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个人。可见,在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个人的最终占有,再生产出处于原有关系的个人,即处在他们对于生产过程的原有关系和他们彼此之间的原有关系中的个人;再生产出处在他们的社会存在中的个人,因而再生产出他们的社会存在,即社会,而社会既是这一巨大的总过程的主体,也是这一总过程的结果”〔23〕。应该说,生活消费过程不仅通过把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下的个人生产出来,进而达到生产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目的,那些物质消费资料本身在被人消费的时候,它已经传递了他所处时代生活方式和物质生活条件的信息,在无意识中建构起他的社会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