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德意志意识形态》确立新唯物主义世界观以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对矛盾性范畴成为马克思认识一切社会存在的独特视域。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提出“在生产者和产品之间出现了分配,分配借社会规律决定生产者在产品世界中的份额,因而出现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分配是否作为独立的领域,和生产并列,处于生产之外呢?”〔7〕这样的问题。肤浅的认识或表象是分配决定产品归个人的比例,担任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中介。照这种浅薄的理解,分配表现为产品的分配,因此它离开生产很远,似乎与生产相独立。然而在马克思看来,在产品分配之前就已经存在生产工具的分配,产品的分配不过是这种生产分配的结果。分配显然是属于生产本身的内部问题,“虽然这种分配对于新的生产时期表现为前提,但它本身又是生产的产物,不仅是一般历史生产的产物,而且是一定历史生产的产物”〔8〕。所以表现为生产要素背面的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得出“一定的分配关系只是历史规定的生产关系的表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它具有两层意思:一是什么样的生产决定什么样的分配存在,“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生产条件的这种一定的社会形式为前提,那么,它会不断地把这种形式再生产出来。它不仅生产出物质的产品,而且不断地再生产出产品在其中生产出来的那种生产关系,因而也不断地再生产出相应的分配关系”〔9〕。二是生产和分配是历史的,分配关系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所谓的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地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的人类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相互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这些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现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资本主义的分配不同于各种由其他生产方式产生的分配形式,而每一种分配形式,都会随着它由以产生而且与之相适应的一定的生产形式的消失而消失。”〔10〕所以,马克思得出“分配关系本质上和这些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所以二者共有同样的历史的暂时的性质”的结论。〔11〕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进一步深化这一思想,“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本身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12〕。生产要素是怎样分配的,那么就会相应产生什么样的消费资料的分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资本家掌握资本和土地,因此工人生产出的剩余价值只能是归资本家所有。如果“把分配看成并解释成一种不依赖于生产方式的东西,从而把社会主义描写为主要是围绕着分配兜圈子”无疑是荒谬可笑的。这也是文章一开头,马克思批判德国工人党纲领中写的“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自然界所提供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同样构成财富的源泉,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资料为资产阶级所垄断,它是造成工人阶级依附资本家以及工人阶级贫困和受奴役的根源所在。要想真正改革分配方式,只能是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从这点出发,马克思提出废除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13〕在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社会中,生产者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在作了各项社会扣除外,他给予社会的正好是他个人的劳动量。最后,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财富分配展开美好的憧憬和期待。“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手段,并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4〕(www.xing528.com)
马克思正是通过生产这一基础性环节,不断深化对财富分配的认识,建立起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财富分配理论,超越以往任何思想家的财富分配理论。在马克思看来,在“所谓的分配问题上大做文章并把重点放在它上面,那也是根本错误的”〔15〕。坚定不移地沿着“物质生产关系”维度分析财富分配问题奠定了马克思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无产阶级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