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取史论结合、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马克思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就“财富本体、财富生产、财富分配和财富消费”四个问题对马克思财富观进行一个宏观层面的俯瞰,尝试从经济哲学的视角重新解读马克思关于财富本体、财富生产、财富分配和财富消费的认识、看法、立场和价值倾向。本书之所以选择“财富本体、财富生产、财富分配、财富消费”四个核心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此基础上相应考察马克思关于这四者的认识,是基于以下考虑:(1)从总体上而言,人类物质生产生活实践决定人们具有怎样的财富观。反过来,一定的财富认识影响和制约人们财富生产、财富分配和财富消费倾向的选择。也就是说,树立怎样的财富观直接关系到人们选择一种怎样的财富实践。人们如何进行他们的财富创造、财富消费等则间接反映出他们对财富实践的态度、观念和价值倾向。(2)从微观层面看,财富生产、财富分配和财富消费活动作为一组矛盾性范畴,它们构成一个较完整的社会生产过程。一个是生产的起点,一个是生产的终点,分配作为中介,隶属于一定生产条件下的物质生产生活活动。从这些财富实践活动,马克思剖析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内在矛盾,也即资本逻辑悖论。“这是以对劳动力的支配权为基础,以资本最大限度地增值为目的而进行资本扩张的逻辑,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驱动社会生产力系统进行扩张的动力作用的规律;二是由这种扩张所导致的资本的内在否定性”〔17〕,进而得出马克思不同于其他经济学家的财富观,体现了马克思财富观的深刻性以及它对当代社会经济运动的现实指导意义。财富观是关于财富的本质、源泉、形态、结构、功能、生产、分配、享用、管理的观念体系,不仅涵盖关于财富的认识、思想或理论,还涵盖关于财富生产、分配、享用、管理等的态度、立场或价值倾向。马克思拥有自己的财富观,他的财富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维度的综合把握中得到。马克思财富观实质是通过“财富”这一物质载体来表达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科学。马克思财富观充分体现了物的规律与人的发展规律的统一,肯定性思维和否定性思维的统一,经济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统一。
马克思的财富观虽然距今100多年,但在当代社会经济现实中仍具有鲜活、生动的解释力。它无论对于转型期社会主义中国的财富革命,还是对全球社会的经济现实仍具有极大的启示和参考价值。马克思的财富观对当代社会财富实践的指导意义在于:(1)历史地辩证地对待财富特殊形态——资本的扩张。资本扩张既带来经济、自然、个人和社会发展,也带来市场空间、生态空间和人的发展空间、社会发展空间的萎缩;(2)科学地追求财富。真正的财富是对个人生产力的占有,是创新性劳动;(3)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分配财富,消除贫富两极分化,建设和谐社会;(4)合理消费财富,消费的最终目的是个人的发展,而不是表现为“消费成为人的目的,财富成为消费的目的”。本研究还指出建构社会主义中国财富发展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财富发展之路的区别,中国社会主义资本市场的发育奉行科学财富观的必要性和科学性所在。
本书按照“马克思财富观诞生过程考察—马克思财富观内容的阐释—马克思财富观在当代的鲜活解读及其指导意义”逻辑顺序,将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马克思财富观形成的思想渊源”。马克思唯物主义财富观的历史生成有其深厚的学术理论渊源。马克思正是在对古典经济学财富观的批判和继承中,得出财富对于人之所以存在的根据和意义。“财富的本质是劳动”深深地影响着马克思,与古典经济学不同的是马克思扬弃了其非人财富思想理论,透过“物的关系”实现了“属人”关系的理论界定和本质穿透,呈现出更为深邃的思想张力。马克思的财富观以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高度与生俱来就蕴藏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在对黑格尔财富观的扬弃中,马克思积极吸收他的历史否定性逻辑,把财富放置于一个动态范畴,否定性地看待财富,并从市民社会出发,将黑格尔颠倒的“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重新改写,把财富作为通向现实的人的道路,最终找到人的解放之路。马克思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财富思想中无产阶级价值立场,批判空想社会主义把私有财产普遍化,堕入粗陋共产主义泥沼的“空想”之中。
第二章“马克思视域中的财富本体”。此章重点分析了马克思对财富本身的解读以及他对财富之所以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文中还涉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发展的现代性批判。财富作为使用价值的构成,是满足人需要的对象,更是隐藏在物质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财富从物质形态向幻化形态的历史演进较好地说明,财富本身就宣告了一种对他人剩余劳动产品无偿占有的权力,直至成为分割他人剩余价值的社会权力。个人的财富欲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继承和批判了前人的“恶之历史驱动力”的历史哲学思想,赋予“恶成为历史驱动力”现实基础即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资本生产方式摧毁了传统社会中人对人的依附,大大拓展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空间和范围,社会财富大大增长。财富增长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表征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个人需要的丰富性、个人能力、个人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生成正是通过财富增长的过程表现出来,这就是财富之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寓意所在。财富发展背后同样给人类带来诸多遗憾,经济性价值成为衡量一切社会存在的普遍性价值,“社会”被还原成“市场”,“一切社会存在”被还原为“资源”,“人类行为”被还原为“市场交易活动”;经济价值通兑人的道德情感,致使人对世界的理解趋向于物欲化,并形成价值通约的心理坐标,由此改变人认识世界的思维图式;受经济信仰的驱动,“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人的能力”转化为“物的能力”,每个人都被“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这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财富本体存在论的批判和考察。
第三章“马克思视域中的财富生产”。此章重点分析了马克思关于财富如何被创造出来以及在财富创造中人和社会的发展问题。对于财富从何而来?马克思的回答是劳动和自然共同创造财富。马克思彻底批判了“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思想。抽象劳动创造了价值,但劳动和自然创造了财富。“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始终是贯穿马克思关于财富问题研究的两个基本维度。孤立的个人无法从事财富生产,人们在财富生产过程中总要结成一定的社会联系和关系,财富作为可剩余或可积累的使用价值,是社会中的财富。在马克思看来,财富生产就是“以生命生产生命”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不仅是生产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而且也是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马克思关于“通过人类劳动相互建设彼此的生命”的论述是对“财富是对象性本质和主体本质统一”事实判断的超越。资本主义社会是迄今为止“最发达的和最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资本配置资源的生产方式优于权力配置资源的生产方式。如果抛掉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财富正是人本身的自然力统治的充分发展,财富正是人的创造天赋的绝对发挥。财富发展不再以旧有的尺度——“劳动时间”——来衡量,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本身,“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马克思既发现财富的“人的劳动本质”,又发现财富的“劳动的人的本质”,并指出异化劳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作为财富化身的资本既表现为支配他人劳动的权力,更凸显为对剩余价值无偿占用的权力,古典经济学家创立的“旧劳动价值论”,旨在说明劳动本身仅仅是增加财富的手段,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或者提高劳动强度就能使财富增加。他们把依靠劳动谋生的工人仅仅当作“人”来考察,却没有发现价值背后人与人之间内在的生命联系。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实现了对经济学意义“价值”的超越。私有制社会制度所决定的“生产过剩以及资本无限积累的贪婪性”必然导致社会道德危机、人的发展危机、生态危机。
第四章“马克思视域中的财富分配”。此章分析了马克思的财富分配理论,包括马克思财富分配理论的历史形成过程,财富分配理论的具体内容以及马克思如何看待自己所处时代的财富分配问题。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撇开了生产的层面而直接进入了分配的层面,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再到《资本论》以及《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财富分配理论逐渐走向成熟。文章还详细分析了人类社会历史上存在过的三大剩余价值分配方式:按照血亲宗法伦理来分配人类的剩余产品;按照政治等级权力来分配人类的剩余产品;按照资本原则来分配人类的剩余产品。如何分配剩余劳动产品取决于人们在生产中的社会地位,取决于生产资料掌握在谁的手中,剩余产品的分配不过是这些生产条件分配的必然结果。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重点在于强调分配关系中所包含的生产关系,揭露生产中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前提下的分配关系,即工人生产出剩余价值却为资本家所占有的现实真相。“劳动和自然共同创造财富”的理论是撇开特定生产关系下的一般阐述,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下剩余产品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分配形式。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分配制度进行了彻头彻尾地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贫穷,这一切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只有扬弃私有制,才能达到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第五章“马克思视域中的财富消费”。此章重点分析了马克思关于财富消费的思想以及财富消费中人和社会的问题。如果财富生产是以生命生产生命、人化价值转换为物化价值的过程,那么财富消费就是以生命消耗生命、物化价值向人化价值转换的过程。与财富生产一样,马克思在社会关系框架之下对财富消费进行了全新的解读,赋予“消费问题”一个全新的理解。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生产决定消费”对“消费”资产阶级性质的揭露,到“《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消费直接是生产’”关于消费对生产反作用的阐述,马克思的财富消费理论一步步趋于完善。马克思指出,对“消费真正本质”的认识只能回到生产的实际条件和人们的生产活动之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消费的资本主义性质。生产不仅单方面地决定消费,消费同时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在传统社会,消费的目的仅仅是满足人基本生存需要;在私有制社会,消费的目的则演变为价值增值。不论是生产消费还是生活的消费,都是在资本逻辑推动下的消费活动。生产和消费互为媒介,消费创造生产的需要,消费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对生产起着重要推动作用。马克思反对将人引向超出资源限度的物质生产和超出人生理限度的物质消费。资本生产的繁荣带来消费的盛行,建构如此一种表象:使工人自认为是一个处于平等商品交换关系中的消费者,这种被歪曲的社会关系及社会观念逐渐为马克思所戳穿。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出发对消费与生产关系的剖析丰富而深刻,受历史实践的局限,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起步阶段的马克思并没有针对消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这一点在波德里亚那里得到了补充。劳动者创造社会财富,却与它的劳动产品相异化,财富被生产的同时也把贫困生产出来。以私人享受为目的的资本主义消费活动中充满着内在自我否定性,“资产阶级奢侈消费与广大劳动者消费不足的对立”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分配。资本逻辑推动下的虚假消费需求造成人本质的异化,使人沦为无限改善自身物质需要的“经济动物”,实际上人的发展才是消费的最终目的。
第六章“马克思财富观的现实生命力”。此章用马克思财富观解读当代社会财富发展实践以及它对我国财富实践的指导意义,它并没有像西方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丧失了解释力。虽然当下财富已从生产性意义走向心理性意义,但仍不能改变资本深层逻辑的运作机理,仍不能改变财富之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意义,财富创造机制从劳动价值论走向信用价值论,但仍不能改变财富的本质是劳动,对财富分割的多少是各种社会力量博弈的结果,虚拟经济系统只不过是在分割实体经济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已。虚拟金融资本的统治已成为我们时代的主要特征,甚至已经压倒实体经济,这是马克思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未曾经历的。遵循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宗旨,虚拟经济并没有创造真实财富,只不过是以钱分钱的活动。在全球虚拟资本逻辑扩张下成为金融强国,在现代金融战争中把握主动对于社会主义中国至关重要,在未来世界经济格局中,中国有必要从传统工业制造业的低端向现代金融服务业的高端拓展。但中国经济发展仍需要以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主导,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抢占全球产业链利润制高点。科技创新不仅开辟新的经济发展空间,还是克服资本扩张悖论的根本出路。现代商品经济活动中,资本力量只不过以各种生产要素为载体,转化为市场各个层次的社会权力来分割全社会创造的剩余价值。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从生产性消费转向符号性消费,但符号逻辑不能取代资本逻辑。
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仅仅是经济技术的资本论,还够不上一部深厚的经济哲学的资本论,只是从单纯的技术层面分析资本论,而没有深刻揭示出造成21世纪全球贫富差距背后的深层经济权力关系结构。当下人类生存世界被深度金融化,通过现代金融机器,全球金融垄断资本家实现对世界劳动大众剩余价值的剥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财富掠夺,当代人对后世子孙生存条件的掠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最大限度进行价值增值作为目的,而不是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文化需要为目的,实际上,财富发展无非是人自身能力的发挥,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这一最终目的。马克思财富观启示社会主义中国,要保护和鼓励个人经济活动的自由和活力,充分释放财富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价值意义,同时又不能陷入“货币拜物教”泥沼;允许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要素源泉充分涌流,最大限度地发展社会财富,同时又不能完全陷入投机赌博性质的虚拟财富的创造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强调“以社会主义引导市场经济”,它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因此财富被创造出来以后不是满足于利己的享受,不是满足资本扩张的目的,将人变为消费机器,而是消费以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目的,社会财富为广大人民所占有和享用,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力求做到个人财富和社会财富相一致、财富的生产性意义与享受性意义相统一。
【注释】
〔1〕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2〕鲁品越、王劲松:《经济学基本问题与当代经济学思想谱系》,《财经研究》2010年第3期。
〔3〕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6—167页。
〔4〕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9页。(www.xing528.com)
〔5〕鲁品越:《实践生成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轴》,《哲学动态》2009年第10期。
〔6〕恩格斯:《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09页。
〔7〕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8〕同上书,第46页。
〔9〕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86页。
〔10〕俞吾金:《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兼答杨学功先生》,《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
〔11〕鲁品越:《鲜活的资本论:从深层本质到表面现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8页。
〔12〕刘纪鹏:《资本金融学》,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第XXIV页。
〔1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17页。
〔14〕鲁品越:《“创新劳动”价值与社会生产历史进程——两层次劳动价值创造论》,《哲学研究》2009年第7期。
〔15〕引自董必荣:《财富:社会存在本体论追问——全国财富哲学高级研讨会述评》,《哲学研究》2011年第1期。
〔16〕同上。
〔17〕鲁品越:《鲜活的资本论:从深层本质到表面现象》,第1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