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教学环节可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共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为理论教学阶段,第三个阶段为项目实施与项目总结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学生课前预习与选择项目立项阶段,第二阶段为理论教学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学生在课后进行的项目实施与总结阶段。其过程如附图1所示。
附图1 教学流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
1.预习阶段
在新课程之前,要求学生依据性格互补、能力互补、地域互补、性格互补的原则,组成项目小组,每组4人,最多5人。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下一模块的预习并撰写文献综述。最后提交书面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包括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立项
在给定的项目库中,选择一个座位本组拟订立项项目。讨论并确定项目实施计划。
要求:小组讨论后内部分工;根据分工分别查找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找到文献综述中和本组在立项时的不解和困惑的地方,准备课堂讨论。
二、理论教学阶段
理论讲解,包括理论框架、基础知识、前沿研究以及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根据模块的理论与实践侧重点不同,由任课教师把握课程的讲授的重难点。一般讲解70分钟,剩余20分钟留给学生自由提问或作相应的小组讨论。
三、项目实施与总结阶段
1.项目实施
根据教师的课堂讲解以及同学之间的课堂讨论,按照立项时的计划及项目要求实施项目。
①根据项目要求及小组收集的资料,将其汇总成一个报告。
②通过小组讨论及班级讨论,补充完善自己的报告。(www.xing528.com)
③提交小组报告。
④根据报告模拟实施(部分模块)。
2.项目总结阶段
项目完成后,组织学生讨论本次项目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教师就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及核心问题进行讲解,并总结。
结合项目完成情况,分析预习是否充分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立项过程是否有问题,如何改进;课堂上的知识是否理解,课堂讨论是否充分;项目实施过程是否有问题,该如何改进。
四、指导教师的任务
在学生项目立项及项目实施、总结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跟踪指导。
①确保小组分工明确,对于不明确的给予指导。
②对于资料查找方式与范围给予指导。
③分别与每个小组讨论写作的提纲。
④讲解写作的方法与要求。
⑤组织学生讨论,给出指导。
⑥对学生最后上交的报告给予书面点评,指出优点及存在的不足,给出改进意见并反馈给学生。
⑦对共性问题及核心问题给予讲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