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调研区域
赤峰市番茄调研区域按设施蔬菜棚体结构的不同分为两种,即温室区和塑料大棚区,2019年共调研农户72户。温室区主要包括松山区北洼子村、城子乡、当铺地满族乡、初头朗镇,宁城县大城子镇,红山区三道井子村,共计3个旗县6个乡镇,跟踪调研农户60户。塑料大棚区主要包括松山区大庙镇、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共计2个旗县2个乡镇的4个村,跟踪调研农户数12户。
6.1.2 种植品种
温室番茄主要栽培品种有博尔特、冠3、普罗旺斯1号、普罗旺斯3号、亮粉、戛纳、卓粉5、粉钻3、宝利园、美卡利亚、普罗旺斯2号、217、汉姆9等,大棚番茄主要栽培品种有欧顿、思贝德、博尔特、萨恩9等。番茄种植品种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各地番茄收购商的需求,以及农户的种植习惯,呈明显的区域性分布。北洼子村以普罗旺斯1号、博尔特为主,宁城县大城子乡以赛丽和亮粉2号为主,初头朗镇主要种植普罗旺斯3号和1699,喀喇沁旗王爷府镇以思贝德为主,松山区大庙镇广庆隆村则以欧顿和萨恩9为主。
6.1.3 主要茬口安排及栽培管理措施
在茬口的安排上,基本比较固定,年际间没有明显的差别。温室番茄主要有越冬茬、早春茬、夏秋茬和秋冬茬4种茬口安排。茬口安排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宁城县主要为早春茬和秋冬茬两个茬口,其他地区以越冬茬和夏秋茬为主。大棚番茄全部为越夏茬。育苗方式主要是工厂育苗。
表2-23 赤峰市番茄茬口安排表
6.1.4 物联网设备使用情况
2019年调研区农户依然较少应用物联网设备对棚室进行管理,仅在公主岭村和北洼子村有3户使用物联网设备。
表2-24 棚室物联网设备使用列表
6.1.5 病虫害情况
番茄生产中经常发生且危害较大的病害有猝倒病、茎基腐病、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灰叶斑病、溃疡病、根结线虫及多种病毒病等。(www.xing528.com)
根结线虫病,由于栽培了抗病品种,对植株整体危害性比较小,危害作用也比较缓慢,但是对番茄根部造成了伤害,使得土传病害更容易侵染,比如在当铺地根结线虫严重的棚室中爆发了根肿病等。因此设施蔬菜的根结线虫防治,不能单纯依靠抗病品种,应该及时辅以其他的防治办法,比如进行农业防治,对土壤进行微生物群体的修复等。土传病害病原极其复杂,尤其是苗期的猝倒病、茎基腐病,同样的症状可能是不同的病原造成的,一定要及时进行会诊,明确病原种类,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否则会错过最佳的防控时机,造成巨大损失。
病毒性病害在整个生长季都有可能获得,且危害比较严重,一旦得病后治疗效果也不明显,病毒病的防控要注意种子处理和杜绝虫害的蔓延。
虫害主要是潜叶蝇、烟粉虱、白粉虱、蓟马等,虫害不仅能对植株带来直接的伤害,而且也是病毒病、煤污病发生的重要的因素。农户普遍反映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原因有:一是农户对于虫害防治的认识差,开放式的棚室栽培,虫害是无法根除的,降低虫口量是防治的目标;二是防治方法太单一,农业防治应该提高到主要位置,及时清除残枝烂叶、化粪池等幼虫、卵等的栖息地;三是药剂防治时要配合使用杀卵的药剂。按上述三种方法形成一个虫害的综合防控办法。
表2-25 番茄常见病虫害表
6.1.6 产量
2019年温室番茄的平均亩产量与2017年相差不大,略低于2018年;大棚番茄2019年平均亩产明显低于前两年的平均产量。
图2-31 2017—2019年赤峰番茄年产量比较图
从2019年赤峰温室番茄年产量情况图中可以看出,松山区北洼子村番茄年亩产量最高,平均17000公斤/亩;红山区三道井子村番茄年亩产量最低,平均为13900公斤/亩。
图2-32 2019年赤峰温室番茄年产量情况图
从2019年赤峰大棚番茄年亩产量情况图中可以看出,调研的两个地区大棚番茄年亩产相差不大。
图2-33 2019年赤峰大棚番茄年产量情况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