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能够取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做任何事情都能把握好分寸,为人处世的精髓就在于把握好一个度,善于把握分寸,也是人生的一种艺术。做企业和做人一样,同样在企业管理中要注重“灰度”哲学的应用。
很多企业虽然也会在发展过程中对管理和制度进行变革,但大多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因为他们的变革太激进、太僵化,冲破阻力的方法太苛刻。如果他们用较长时间来实践,而不是太急迫、太全面,收效或许会好一点。其实就是缺少灰度。
华为在变革的过程中,坚持方向坚定不移,但实现的路线并不是走的一条直线,而是通过曲线、迂回的方式来实现。这就是一种灰度。然而,华为在使用这种灰度思维的时候是“对人讲灰度,对事讲流程”。
在“华为基本法”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尊重人才,但我们绝不迁就有功但落后的员工。”这句话体现的就是一个灰度的哲学。很多企业在强调“尊重人才”的时候,走到了一个极端,只谈业绩,不看综合素质或个人蕴含的潜力。“华为基本法”中到处充满了灰度哲学。
华为的灰度哲学的具体体现是:
一方面,在做决策的时候,是对人不对事。任正非说过:“决策的过程是灰色的,所以决策层必须有开放的大脑,妥协的精神,这样才能集思广益。但越朝下,越要强调执行。高层决策忌快忌急,慢一些会少出错。基层却要讲速度,讲效率。”比如华为的岗位轮换制度。(www.xing528.com)
另一方面,在执行和管理上,华为要求绝对的权威,必须按流程办事。所以华为在运用灰度哲学的时候,并不是一切皆灰度的。比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不能灰度;“厚积薄发,压强原则”不能灰度;“自我批判,保持熵减”不能灰度;“力出一孔,利出一孔”不能灰度。
显然,在做事方面,华为从来都不会讲“灰度”。华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采取半军事化管理,令人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市场部大会,包括深圳的体育馆、革命歌曲万人大合唱等。华为特别强调服从性,不讲条件,不找借口。市场竞争本身就像是战场打仗一样,激烈、惨烈程度甚至不输战场,而华为早期,即便每一位华为员工的装备很简陋,也要朝着前方“敌人的碉堡”冲上去“厮杀”。面对这种市场竞争,如果稍微懈怠,那么整个企业就失去了存活下去的机会。所以,华为对于生存问题,要求全员必须按流程、章程办事。如果对事也采取灰度哲学,采取中庸的态度,那么华为早就已经失去了活下来的机会,更何谈如今华为的辉煌?
众所周知,华为是一家执行力非常坚决的公司,有十分强大的核心领导力量。华为的“华为基本法”对每位员工的行为规范有明确的指导意义。所以,华为对于市场各级管理者提出的要求就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必须执行。这与任正非的军人出身有莫大的关系。身为军人,往往做事知行合一,雷厉风行,容不得相互之间推诿扯皮。要知道,军人在作战的时候,没有人会讲民主,没有任何妥协而言,只有绝对的服从,才能让每个人都朝着一个方向加猛火力,才能打下江山。华为能够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并站在国际市场的最前列,是与超强的执行力分不开的,而其超强的执行力来源于华为绝对服从的政策,而不是灰度哲学。
“灰度”二字重点在“度”,很多企业难以把握这一点。能够利用好灰度这一手段和工具,是需要一个企业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的。把握灰度,需要的并不是手艺,也不是科学,而是艺术,这就是领导艺术。任正非能够将灰度在企业管理和执行方面运用得当,使华为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将灰度哲学恰如其分地发挥到极致,这是任正非出色领导能力的体现,也是华为这棵生命之树能够长青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