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为的创新与失败的包容态度: 勇于尝试,宽容失败

华为的创新与失败的包容态度: 勇于尝试,宽容失败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任正非在创新与包容失败的问题上有着十分坚定的态度。华为鼓励员工放手去做,在研究上允许员工犯错,让员工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安心去进行创新。华为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因此营造出一个浓郁的创新氛围,能更好地激励员工勇于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如今,华为的这种允许试错,包容失败的态度,为华为能够走向国际市场构筑了一项重要的软实力。

华为的创新与失败的包容态度: 勇于尝试,宽容失败

任何科研都不可能是一次性成功的,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风险是必然存在的,因此在进行创新的时候,也要能够包容失败。

这一点其实对于很多企业来讲,似乎是一个悖论。他们希望自己花费巨资吸引来的科学家、技术专家能够在科研上搞出一番成绩,但却很少有耐心、有包容心等待他们在一次失败后再来一次,甚至更多次。要知道,搞科研、搞创新,本来其中就带有很多不确定性,很难在短时间内就能出成绩、出效益,对于那些急于求成的企业,一批科研人才没能带来理想的科研效果,就换另一批,这样不但没有收获任何技术成果,还影响了科研进程,往往得不偿失。

华为,这样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华为对于创新,一直都是一种开放、包容、鼓励试错的态度。任正非在华为内部会议上表示:“我们对未来的探索,要宽容。”“我们要宽容创新、宽容失败。创造同义词是失败,失败可能更多,但只有这样才会有创新。”任正非对于创新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所谓允许创新,还要提倡功过相抵,允许犯错误,允许在资源配置上有一定的灵活性,给其创新空间。不允许功过相抵,就没有人敢犯错误,就没有人敢去冒险,创新就成了一句空话。”可见,任正非在创新与包容失败的问题上有着十分坚定的态度。

华为鼓励员工放手去做,在研究上允许员工犯错,让员工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安心去进行创新。华为的一位高管这样说道:“在华为,所有‘坐在第一排的人’都犯过无数错误,领导力、创新力都是用钱砸出来的。”当年,华为的芯片研发部门曾经以非常确定的口吻,表示“一次投片成功”。但任正非却说:“一次投片成功的说法是反动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神仙。”在任正非看来,没有创新能够一次取得成功。要知道,每投片一次的成本大约在几百万美元。华为能够允许这样的错误尝试,敢于鼓励勇于犯错的创新精神,是很多企业都没有的。

任正非本人是非常鼓励创新的,但也非常乐观地接纳创新失败,因为他觉得,如果一旦失败或者犯错,就被淘汰或者贴上失败的标签,就不会有人敢去创新。所以,华为会包容创新上的失败,不会因为失败而否定每一个人,这也是很少企业领导人能够做到的。

正是由于华为和任正非的这种对于创新失败的包容,才使得华为汇聚和沉淀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杰出人才。(www.xing528.com)

从华为对创新失败的包容态度我们能看到,一个企业是否具备创新土壤,很大程度上在于对试错的态度。允许试错,包容失败,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前提。错误也是一种经验,因为经验和教训是最好的老师,可以帮助人们在创新的路上与成功越来越接近。

失败并不可怕,一个经常失败的人肯定会比一个从不失败的人强,因为他更加勇于创新,勇于做自我突破。所以,在创新的路上,华为对失败表现出强烈的包容态度。华为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因此营造出一个浓郁的创新氛围,能更好地激励员工勇于开拓创新,积极进取。

虽然说少犯错误、不犯错误是企业最理想的选择。但往往因为害怕犯错,却克制了研发人员的“脑洞大开”,抑制了科研人员的奇思妙想。这样企业在科研创新的路上只能中规中矩的研发,永远不会有什么出彩的、标新立异的、有价值的创新。

如今,华为的这种允许试错,包容失败的态度,为华为能够走向国际市场构筑了一项重要的软实力。同时也为华为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级管理者,他们在各个领域都能独当一面,替华为打得更多粮食。

在不断壮大的这三十多年里,华为在创新研发方面累计投入的费用将近5000亿元,但产品研究成功率不超过50%,每年有几十亿美元被浪费掉了。科学研究没有浪费,就不可能有所成功。对华为来说,这种投入,可以构建华为未来的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