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山
我是花园口人,十几年来,我见证了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
我是拓荒者,十几年来,我一直在路上……
开盐田、垒土方、铺公路,为民服务我们“敢为人先”
2003年10月28日,秋雨潇潇,遍地泥泞。时任庄河市经济发展局局长的王永福同志带着我们一行4人到这片废弃的盐田进行建区前考察,我们走在盐场边界那条崎岖泥泞的坝上,满眼看到的只有那片荒凉的废弃盐田和那名苍老的盐工。从早上6点到下午4点,我们看现场、访农家、踩泥潭,无法忘记那一瓢苦涩的井水,无法忘记那一瓢干瘪的花生,无法忘记百姓那一双双期盼而又诧异的眼神……王局长当时跟我们讲:“建设工业园区、发展工业园区是我们政府的决定,改变现状造福一方势在必行,摆脱贫困落后、帮助百姓创业我们事必躬亲。”2003年11月12日,作为花园口工业园区的第一茬人,我们开垦了第一片盐田、拉来了第一车土方、铺起了第一条公路,标志着花园口工业园区主路网建设正式启动。
舍小家、住农家、为万家,拓荒建区我们“艰苦创业”
从进入园区工作的那天起,我记不起多久没有看一眼年迈老母的慈祥笑靥,吃一口爱人做的拿手好菜,查一次女儿的小学作业。忘记经历多少个通宵达旦、吃了多少碗泡面和榨菜、跑坏了多少双鞋袜、通过了多少次研究论证、做过了多少次规划设计。我们只知道,“拓荒建区”这艰难的第一步必须迈出去!为了这一步,我们坚持“白加黑”,加班加点紧张快干;为了这一步,我们坚持“五加二”,放弃休息缩时赶工;为了这一步,从党员干部到普通员工,我们同吃工餐、同住民家、同心同德。2004年5月大连市轮胎厂落户,2005年4月大连德堡钢格板有限公司落户,2006年12月丹大高速花园口出口竣工通车,2008年10月花园口经济区揭牌,我们通过艰辛的努力完成了创业之路。还记得时任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董呈发看着“花园口经济区”这块亮新的牌匾感慨地讲,我们的“家”终于建起来了,该装修了,一切才刚刚开始。
严标准、细把关、求精品,招商引资我们“追求卓越”(www.xing528.com)
建区以来,我们一直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的“四高”城市规划理念,对工程质量、环保标准不达标的,坚持做到“零容忍”。记得2006年政府投资1600万元建造两栋标准厂房,我作为甲方代表发现建筑商在钢材选用上不符合标准,与建筑商进行了三次沟通洽谈,要求其更换合格钢材,并亲自给近20吨不合格钢材进行涂漆标记,确保使用的每一根钢材过关、过硬。2006年,在一次公路修筑工作中,为避免工程队偷工减料,我每天坚持最早到场检查工程质量,最晚离场标记工程进度。一位工程队长跟我说:“我干了这么多年工程,用料把控这么严格的你们是第一家,工程检查这么细致的你们是第一家,给你们干活钱赚得不多,但心里踏实。”我在想,他的踏实来源于什么?来源于工程质量的保证,来源于花园口人追求卓越的品质。我告诉他:“建经济区,我们是认真的!”
当保姆、做奶妈、促发展,服务企业我们“开放包容”
花园口对企业的服务宗旨是“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一切”。这不是文字游戏,更不是纸上谈兵的口号,而是我们花园口全体机关干部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建设初期,一些企业老板信风水、讲迷信,对原规划用地不满意,区领导主动与其协调沟通,讲清政策规定,说明规划意图,厘清地块优势,破除迷信思想,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实施。2005年,为解决某项目用地难题,保障开工进度,我们连夜组织各类工程车400余辆、工人500余人,从晚上8点开始施工,历时一夜,为企业回填土方100余亩,得到了投资人的高度赞誉和一致好评。
苦尽甘来终是甘,守得云开见日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花园口经济区建区十周年,我们见证了GDP的飞跃式进步,见证了核心区人口数量的翻番式增长,见证了城市建设“荒滩变绿洲,沧海变桑田”式的奇迹。
在历代花园口人的共同努力下,今天我们所感受到的城市繁荣是当初无法想象的。我将一如既往地以苦干实干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花园口的发展贡献力量。今天,我仍在花园口发展的路上……
(作者系大连花园口经济区经济发展局物价管理所所长、价格认证中心科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