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优化工业水资源的策略与建议

如何优化工业水资源的策略与建议

更新时间:2025-01-0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以上研究的结论,本篇提出以下针对工业水资源的相关对策和建议:第一,需要优化工业布局,加快工业结构的调整。通过结论可以发现政府重视程度对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具有正向的作用,因此,政府采取工业用水方面的有利措施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另一方面,完善工业节水用水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政府部门对工业企业用水监管力度,依法取缔那些长期耗水量大且污染严重的企业。

通过对我国2006—2015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整体上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上升空间很大。针对我国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区域差异性和空间收敛的演变趋势,可以通过合理配置资源等方式来进一步加强我国区域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发展的协调性,以缩小各省份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差距,从总体上提高我国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水平。基于以上研究的结论,本篇提出以下针对工业水资源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第一,需要优化工业布局,加快工业结构的调整。研究发现调整产业结构会促进全国和西部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收敛,因此产业的合理布局是减小我国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区域差异的有利途径。在优化工业布局方面,首先需要充分考虑各地区发展基础、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基于地区水环境自身承载力,明确工业企业的发展方向,对工业企业进行分类,并提供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指导,使得各地区可以将自身的主体功能优势发挥至最大化,从而构建一个集约高效、绿色环保的工业发展新格局。其次,需要引导水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程度大的工业企业集中安置,鼓励并推进耗水量和废水排放量低的绿色产业集聚发展,对重污染企业加以改造,依法取缔长期高耗水重污染且不主动进行改造的顽固企业,对新进入市场的工业企业严格把关,在完成环境审批手续后方可投入生产。优化工业结构方面,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绿色新兴产业,将更多的生产要素投入到新兴绿色产业发展中,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地区产业结构和地理位置的优势,促进节水环保产业全面有序发展,提升地区的节水减排技术,积极向落后地区推广先进环保的工业用水技术,优化绿色生产要素配置,从而减轻工业生产给水环境造成的压力。

第二,加强各地区间的交流合作。研究表明中国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集聚性,各省份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会影响其他邻近省份的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这种集聚现象一方面说明我国各地区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与其周边地区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反映出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高的地区集聚会促进高值地区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升,主要是由于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高的地区可以发挥空间溢出效应带动其邻近地区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样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低的地区空间集聚会进一步降低低值地区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因此,必须加强各地区间的交流合作,积极发挥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高值地区的溢出效应和带动作用。(www.xing528.com)

具体而言,各地区之间应打破行政壁垒与地方保护主义,中部与西部欠发达地区需要增强同东部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区域政策协同效应和先进地区示范带头作用,积极主动地承接先进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并且加强环境管制,从而提升本地区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同时也要减弱邻近欠发达省份对本地区的负向影响。此外,各地区工业企业间要积极构建一种常态化、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机制,通过交流合作的方式实现我国各地区之间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协同发展。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低的地区要积极向东部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高值地区学习,一方面学习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高值地区先进的用水节水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引进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高值地区的相关人才,积极借鉴高值地区的发展经验,探索提升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较高的地区应该主动和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较低的地区合作,积极发挥自身的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

第三,推动技术创新,加大工业废污水治理力度。通过结论可以发现政府重视程度对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具有正向的作用,因此,政府采取工业用水方面的有利措施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一方面,政府应该增加工业企业科研经费的投入,鼓励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和自主研发新型节水工艺技术,并且要大力提倡工业企业淘汰水资源消耗大以及环境污染程度大的生产设备。同时,增强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低值地区与科研机构及各大院校的合作,促进最新科研成果在工业排污方面的利用,鼓励人才、技术、成果向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低值地区转移。另一方面,完善工业节水用水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政府部门对工业企业用水监管力度,依法取缔那些长期耗水量大且污染严重的企业。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各地区水资源量以及工业经济发展阶段,制定工业企业优惠政策以及适当奖惩规则促使工业企业降低废水和污水排放,并且鼎力扶持节水环保型企业,做到“六高[26]、两低[27]、两合理[28]”,促进我国整体以及各地区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