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继尧
1963年前,沪上没有国际机场。上海第一个国际空港虹桥国际机场是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建成的。1963年11月,万名绝大多数来自农村、从未见过飞机场的指战员,在极其恶劣的天气和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肩挑人扛,死拼硬啃,用双手筑成了当时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总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的虹桥国际机场跑道和场区,上海终于迎来了来自巴基斯坦的第一个大型国际航班。本文以大量数据与史实讲述了那场没有硝烟却又堪称艰苦卓绝的伟大战役。
这些年来,出差、出国、旅游,我随着熙熙攘攘的客流多次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进出。
每当来到这个堪称一流的国际机场,宏伟的航站楼、豪华的候机厅、宽广的停机坪、伸向蓝天的宽阔跑道,当然,还有许许多多虽看不见、却能感觉到的高科技设施与现代化服务,我都有种特别的感慨,心潮起伏难平。
前年夏天又一次出行,耄耋之年的我,再次在虹桥机场登机。隔着候机厅宽大明亮的玻璃窗,看着一架架飞机冲天、落地,我竟走了神:看到从蓝天冲下的一架双引擎“伊尔”正在着陆、滑行。突然,跑道两边涌上数千名解放军战士,他们兴奋地跳跃着、呼喊着,紧跟着刚落地的飞机疯狂奔跑……我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www.xing528.com)
这久违的光景是58年前的事了。1963年11月,我曾跟随所在部队参加把简陋的军用虹桥机场扩建为上海第一座国际机场的战斗。作为虹桥机场建设指挥部工地广播站播音员和《工地快报》编辑、记者,我跟随施工部队万名指战员一起度过了150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亲眼目睹了指战员们在这一艰巨工程中经历的千辛万苦,目睹了新跑道上降落第一架飞机时万众欢腾的情景,难忘数千指战员紧追着滑行的飞机一路奔跑、呼喊、流泪、雀跃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1965年9月22日,虹桥机场候机楼竣工并投入使用
后来,虹桥机场又经过了数次扩建改造,早已不是60年代的模样了。今天的虹桥国际机场建筑面积已达51万平方米,航站楼面积44.46万平方米,停机坪面积48.6万平方米,有89个机位,两条平坦笔直的起飞跑道,与世界相联。2017年,虹桥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188.41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0.75万吨;起降架次26.36万架次,分别位居中国机场的第7、第9、第10位。
看着熙熙攘攘、天南海北的旅客,你们知道虹桥国际机场是怎么诞生的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