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6年,为了获取论证深水港港址的第一手气象资料,上海台风研究所就派气象科技人员轮流到小洋山岛进行简易的气象观测和气象调查。
1997年,小洋山气象站建站之初,上海台风研究所聘请了上海市气象局刚退休的资深气象观测员林贤超、王承树、叶树礎等,从市区轮流到气象站值班进行气象观测,值班期间观测员则借住在气象站附近的渔民老沈家。
2004年,上海台风研究所把小洋山气象站搬迁到现在的站址—小城子山的山腰,7月1日在新站址开始业务化的气象观测。气象站的搬迁工作是从2月份开始的,要把乱石荒草的山岗平整为气象观测场,又要把气象仪器搬运上山、安装到位。而值班室和生活用房则是利用附近废弃的部队营房简单地改造而成。气象站只有三四位工作人员,他们为迁站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
2005年10月,小洋山气象站已积累了连续8年多的气象观测资料,这些观测资料十分重要,是做好洋山海区及上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天气预报、预警的基础数据。特别是小洋山气象站设立在洋山深水港区内,可以直接为深水港提供气象服务。为此,上海市气象局向中国的气象局报请将小洋山气象站纳入国家的气象综合观测体系,列为国家气象观测站一级站。同年12月,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批复同意,将小洋山气象站“确定其站名为洋山港气象站,区站号为58474”。2007年,洋山港气象站改属上海海洋气象台管辖至今。
洋山港气象站
洋山港气象站除了为港址论证作出了贡献外,还尽最大努力为港口建设和运营做好气象保障服务。每次风大了、起雾了,气象站都会在第一时间向港航单位,尤其是向洋山港引航站和深水港船务公司提供实时气象观测数据,并根据上海海洋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向用户单位提出气象服务建议。在洋山公安交通指挥部决定是否要封闭东海大桥、是否要转移船只时,气象站会及时提供实时的天气情况和预报意见,以供指挥部决策时参考。
洋山港气象站建在荒凉的小山岗上,周围没有人烟,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气象站老站长林贤超,原是上海中心气象台的优秀气象观测员、先进工作者,刚退休不久,就被上海台风研究所聘请到小洋山气象站工作。他与全站同志一起,克服建站初期的各种困难,使气象观测顺利进行,保证了建港论证所需资料的获取。同时,林贤超还培养气象站的接班人沈其艳,使她很快掌握了气象观测业务技术。
洋山港气象站站长沈其艳(www.xing528.com)
沈其艳是现任的洋山港气象站站长。她原是小洋山岛土生土长的渔家姑娘,在20岁以前对气象一无所知,直到1997年小洋山岛第一个气象观测场建成,气象观测员们借住在她家,才让她有机会了解什么是气象,并且爱上了气象。当时,气象站需要培养一名当地的气象观测员,她入选了,但要求她在3个月内考取上岗证,这就意味着她要熟记一本厚厚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并且能够熟练操作。于是,她每天跑到观测场学习,在气象站老同志的帮助下,逐渐学会了识别29种云类和34种天气现象的目测项目。3个月后,经过上级部门的考核,她被破格录用为气象观测员。她说:“林(贤超)老师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至今一直影响着我。”
20年来,沈其艳一直坚守在洋山港气象站,经历过无数次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等恶劣天气。她不分白天晚上,不畏烈日严寒,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次气象观测,一丝不苟地记录每一个气象数据,获得过“百班无错情”观测员的称号。每当恶劣天气观测后,她都会在第一时间将实测气象数据传送给港区有关单位,并根据上海海洋气象台的预报提供服务建议。
上海市气象局气象公共服务工作区
从2003年开始,小洋山居民动迁了,沈其艳一家搬到南汇区惠南镇,气象站也搬到小城子山上。那时,交通极其不便,东海大桥还没有开通,到气象站要乘船,上岸后还要走崎岖不平的上山小道。因为路途遥远、车船劳顿,所以气象站值班10天才能轮换一次,有时一待就是15天,甚至一个月。就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她在怀孕临产前不久,还坚持在工作岗位上。沈其艳把最美的年华都献给了洋山港气象站,被誉为“海岛气象守望者”。
王雷
(王雷,1938年4月生,1959年8月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85年1月至1998年4月任上海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1996年他带领上海市气象局参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新港址的论证工作,并提供大、小洋山岛和周边海域的气象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