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山新村的一条街成为声名远扬的地标

天山新村的一条街成为声名远扬的地标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才恢复“天山”路名。当年不叫天山路街道,而称作天山新村街道。真正让天山新村声名远扬的,是“天山一条街”的建造和兴起。当年,市政府规划了“闵行一条街”“张庙一条街”“天山一条街”三条商业街。“天山一条街”是三条街中最后建成的,于1960年7月1日开业。周边百姓称其为“一条街”。事实上,“天山一条街”的辉煌,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

天山新村的一条街成为声名远扬的地标

说起建天山新村,还得先说天山路。

天山路“老底子”沪语是指上海半殖民地时期工部局“越界筑路”的产物。1925年,工部局从大西路(今延安西路)靠近中山西路处向西又开辟出另一条马路—林肯路。林肯路向西延伸至新泾港边上的罗别根路(今哈密路),全长3.8公里。1943年,林肯路改名为“天山路”,并由黄土路翻建为煤屑路。之后,一度又改名为羽林路(日伪时期设羽林区)。新中国成立后,才恢复“天山”路名。因为确立了路名,路两侧农田里建造的工人新村便取名“天山”,按建造时间先后,分别为一村、二村、三村、四村和五村。

1952年,天山一村被列入建国初上海“两万户”(解决上海两万户产业工人住房问题)之列,开启了天山新村大建设的序幕。与天山新村同时期建造的,还有上剂新村和联建新村。

1958年天山新村全面建成,“乡下头”从此进入“新城区时代”。当年不叫天山路街道,而称作天山新村街道。在那个年代,谁能分配入住天山新村,可是一件值得一家人引以为荣的事情,因为只有劳模、先进工作者或企业骨干,才能优先成为天山新村的居民。

真正让天山新村声名远扬的,是“天山一条街”的建造和兴起。1956年天山“老四村”建设时,并没有把住宅建到天山路的马路边,之后“新四村”开建也预留出了空间,目的就是建天山电影院。这是上海市政府为新建工人新村的商业网点而提前做好的规划。(www.xing528.com)

当年,市政府规划了“闵行一条街”“张庙一条街”“天山一条街”三条商业街。“天山一条街”是三条街中最后建成的,于1960年7月1日开业。周边百姓称其为“一条街”。“一条街”北侧由西向东分别是天山百货店、天山饭店、新邨食品店、长虹绸布店、朝霞服装店、新影照相馆、春光理发店、天山五金交电店;街南侧有天山邮政局、健民西药房、益寿中药店、新华书店、东丰熟食店、文具店,还有天山菜场和娄山浴室。生活在天山新村的百姓走到哪儿,都会自豪地说一句:“阿拉住在天山一条街!”

20世纪90年代初,“天山一条街”迎国庆促销活动

1997年元旦开张的天山商厦,让“一条街”登上其商业发展的巅峰。天山商厦当年的销售额,曾进入上海百货业排位前十名行列。事实上,“天山一条街”的辉煌,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后相当长一段时间。

20世纪80年代,由长宁区政府财贸办公室主办的“天山街市”(类似贸易集会)更是名扬沪上。长宁及周边城区的市民,尤其是西郊农民纷至沓来“赶街市”。我姐姐当时在天山酒家工作,她说:“阿拉天山酒家的炸里脊串,平时一天卖2000串,逢天山街市一天要卖1万多串。”可见当年街市之“闹猛”(沪语:热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