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浦江到深蓝:上海港三步走设想

从浦江到深蓝:上海港三步走设想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时,就有一个设想,这是经过市委、市政府多次务虚会和讨论形成的,即上海港跳出黄浦江的“三步走”设想。什么是“三步走”?这样,上海港的水深从8米进一步达到12米,但搬迁到外高桥后的上海港面临最大的障碍就是长江口还有个“拦门沙”。所以,我们第三步是想跳出长江口,在上海附近寻找一个24小时可以装卸的深水港。因此,市委、市政府认为上海必须拥有自己的深水港。

从浦江到深蓝:上海港三步走设想

上海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时,就有一个设想,这是经过市委、市政府多次务虚会和讨论形成的,即上海港跳出黄浦江的“三步走”设想。什么是“三步走”?

第一步是把装卸港口从当时的十六铺迁移到吴淞口的张华浜。张华浜位于当时的宝山县,当时我们觉得那里虽然离市区很远,但与十六铺相比,却有三大优势:一是岸线水深条件比较好,可以稳定保持在8米以上,而十六铺一带黄浦江的水深一般在3米,涨潮时顶多到6米多;二是腹地比较广阔,货物卸下来后可以堆放的地方比较多;三是交通也比较便利,沪宁线、沪杭线都有货运支线进去,一直可以进到港口内部。通过第一步的迁移,上海港的水深从3米多到8米,可确保5万吨船舶的通行。

第二步是从张华浜到位于长江口的外高桥。这样,上海港的水深从8米进一步达到12米,但搬迁到外高桥后的上海港面临最大的障碍就是长江口还有个“拦门沙”。6300多公里的长江带下来很多泥沙,到长江口被海水顶推,流速变慢,泥沙凝聚沉降形成“拦门沙”,最浅处的水深只有2米左右。

浦东外高桥

这样,连五六千箱的集装箱船也只能乘着涨潮才能进入外高桥。所以,我们第三步是想跳出长江口,在上海附近寻找一个24小时可以装卸的深水港。为什么要24小时装卸呢?因为对于航运业来说,船期是很重要的。在船主和货主看来,在航线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当然是船期时间越短越有利。因此,上海港建设的主要创新,就是想跳出黄浦江,建设24小时能够进港、卸货,水深在20米以上的深水港。(www.xing528.com)

当时对于清理“拦门沙”和建设深水港,究竟哪个优先推进的问题上,国家交通部和上海市有着不一样的想法。交通部提出实施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希望通过“束水冲沙”的方式,就是在长江入海之前,在两面堆起一个喇叭形的坝,加快水流速度,把“拦门沙”中淤积的泥沙冲走,使长江口主航道的水深达到10至13米,这样不仅打通了长江口,而且可以把长江沿岸的港口搞活。位于南京的河海大学的专家教授们非常支持这一方案,他们还对“束水冲沙”方案作出详细论证,建了很大的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我也去看过,这从理论上来讲是没有问题的,但10至13米的水深只能满足江海联运的需求,因为在长江里航行本来就不需要很大的船只。我记得当时给市委、市政府曾做过一份分析报告,提出进入长江80%的船吃水在12米左右。虽然这一航道治理工程对于上海张华浜、外高桥等港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好处,但仍然完成不了上海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港的既定目标。因为在亚洲与上海竞争国际航运中心的大阪、神户、釜山、高雄等港口的水深条件都非常优越,而且我们当时估计,集装箱船还会继续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尤其是装载6600标准箱以上的第六代集装箱船要求进港航道和靠泊码头必须要有15米以上水深。因此,市委、市政府认为上海必须拥有自己的深水港。

这场争论大约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双方相持不下。后来,上海市委、市政府通过反复考虑,大家统一了思想,决定“两条腿走路”,既支持交通部实施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该出钱就出钱,该出人就出人。最后我们与交通部和兄弟省市达成协议,资金主要由交通部负责,上海出一部分,但上海提供的人力支持比较多;同时也开始寻求交通部、水利部和浙江省对上海建设深水港方案的支持。对于这件事情,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同志是非常用心的。因为深水港项目是一项事关各方的重大工程,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尤其是与长三角地区其他省市之间关系如何协调。黄菊同志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又是上海市委书记,与浙江省、江苏省之间的联系沟通工作主要由他出面。当时我担任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又是第一批工程院院士,因此负责争取国家计委、交通部、水利部等中央相关部门领导和学术界各位专家的支持。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同志和我关系很好,我就向他表态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上,你们该要上海出多少钱就出多少钱,争取他对上海深水港方案的支持。水利部老部长钱正英同志既是老革命又是老专家,当年毛泽东主席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钱正英同志作为治淮工程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是有功劳的。我向她说明建设深水港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意义,介绍上海市委、市政府“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最终取得了她的支持。

应该说,当时上海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非常正确的。因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5年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中间毕竟还有10年时间,其间经由上海港的货物吞吐量还是在不断增长的。通过实施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消除了千百年来长江口“拦门沙”对航运的制约,打造出一条从长江口到南京的430公里12.5米深水航道,5万吨级的海轮可以直达南京,张华浜、外高桥可以进出10万吨级的船舶。于是,我们就在张华浜建了一期二期、在外高桥建了一期二期三期。这一方针既服从了中央的决定、支持了兄弟省市发展,同时又为上海下一步发展做了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