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浦东开发研究室:80年代年轻人自发探索

浦东开发研究室:80年代年轻人自发探索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昔日外滩20世纪80年代中叶,在汪道涵市长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一群年轻人自发地集合在黄浦江畔,驰骋幻想,勾画出一幅幅浦东开发开放的蓝图,内心充满着憧憬和激动。有好几年,我们这批年轻人常常从四面八方汇合到浦东,讨论浦东开发开放的必要性、可能性、名称及功能定位、浦东与浦西之间的关系,以及浦东开发区规划布局等与上海城市空间扩展相关的问题。

浦东开发研究室:80年代年轻人自发探索

自1845年西方列强在黄浦江畔设立租界以来,中国人第一次有机会从上海这个窗口看到蓝色海洋另一边的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世界,激发起中华民族复兴的紧迫感。于是,上海理所当然地成为几代人冀望实现复兴梦想的地方。中国的近代民族工业和第一批无产阶级产业工人在这里兴起和集结,各种思想和文化思潮在这里汇聚和碰撞。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近代以来,上海城市发展的空间在哪里?这是任何一位治理上海这个城市的中国政治经济战略家都避不开的问题。回顾一下就可以发现,历史上曾经提出或实践过的拓展上海城市发展空间的设想和方案,基本上都是以原租界城市化核心地区为依托,沿黄浦江两岸展开。最先是沿黄浦江下游拓展的北进方案,国民政府时期以现江湾五角场地区为核心的大上海建设规划是典型代表。然后是沿黄浦江上游拓展的南进方案,1958年“大跃进”时期以现闵行地区为核心的城市工业区拓展规划是又一个典型代表。至于跨过黄浦江的东进方案,因为受过江交通设施建设的技术和成本的限制,长期以来成为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在孙中山提出的东方大港建设方略中,甚至提出了把陆家嘴以南的黄浦江上游填为陆地,利用海潮在陆家嘴黄浦江与吴淞江交汇处冲出一个与长江直接相连接的大港的设想,可见近百年来,开发浦东一直是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想。

昔日外滩

20世纪80年代中叶,在汪道涵市长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一群年轻人自发地集合在黄浦江畔,驰骋幻想,勾画出一幅幅浦东开发开放的蓝图,内心充满着憧憬和激动。

改革开放前的吴淞口(www.xing528.com)

沪东造船厂的大门

当时由复旦大学陈志龙教授发起,我们借用浦东沪东船厂的办公楼成立了一个浦东开发研究室。那时候,从我家到浦东,早晨 六点半先骑自行车到浦西合肥路,把自行车停在人行道上,乘隧道1线,经打浦路隧道到现在的浦南路浦南新村一带。然后,换乘郊区长途汽车,一路颠簸到达沪东船厂,路上大约要花3至4个小时。有好几年,我们这批年轻人常常从四面八方汇合到浦东,讨论浦东开发开放的必要性、可能性、名称及功能定位、浦东与浦西之间的关系,以及浦东开发区规划布局等与上海城市空间扩展相关的问题。会后,每人各自分工去收集世界各类开发区的资料,下一次再进行讨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一点一点地积累浦东开发的信息与知识。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们已经开始摆脱单纯为拓展上海城市空间而开发浦东的思维方式,而是从中国改革和开放的新视角去认识浦东开发的必要性,为日后中央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战略决策,以及拟订浦东新区建设规划方案,提供了宝贵的前期知识与理论储备。

这里仅举一例。记得在1990年浦东开发办公室成立不久,我们就被召集到长乐路一幢老洋房里(原建工局老干部活动室),墙上挂了一幅从上海警备区借来的大地图,大家一起用图上作业的方法研究浦东开发的空间布局规划。当时我们的建议是:在外高桥借鉴高雄港保税区建立外高桥保税区,在金桥借鉴新加坡裕廊工业区建立金桥出口加工区,在陆家嘴借鉴香港中环建立金融开发区,在张江借鉴台湾新竹和日本筑波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现在回想起来,当年把各种功能性开发区组团式集聚的新区规划思路,是一种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城市化、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伟大创新。此后,浦东的这种新区规划思路很快被复制到全国,在很多地方一直延续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