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规划确定后,城市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以及水、电、燃气、通信等设施的具体规模如何确定,又成为一个新难题。当时的黄菊副市长指示:“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一定要满足经济发展以后的需求。”并指示我去调查一下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情况,“以发达国家中产家庭的消费作为规划上海居民的平均需求”。于是我们利用到美国考察和在国内与外国客人交往的机会调研。调研发现有两项数据特别惊人:一是90年代美国每个中产家庭基本上都有两部电话(夫妇分别使用);二是每月用电数百至上千度(冰箱和空调)。而当时的上海家庭基本没有电话,一般家庭用电仅有照明、收音机等,每月只用几度电。
我们依照调研结果与上海邮电局讨论落实规划措施,一致认为为适应上海经济发展、保障信息流通畅,增加电话设备是必需的。但当时全市电话总共只有10万台。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究竟需要多少部电话?真的说不清楚。最后市政府决定从“九四专项”里提供5000万美元外汇额度,请邮电局先引进安装20万门程控交换机。对此,邮电部领导极为重视,专程来上海讨论落实,成立邮电部和上海市联合通信建设领导小组。每年一次会议,极为有效。到1998年底,上海本地实现全网程控化,交换机容量达618万门,基本上实现了“即要即装”。
1995年11月25日,上海电话网八位拨号工程割接仪式(www.xing528.com)
在与上海电力局和申能公司研究落实供电能力的过程中,除了建设电厂和电网的投资、选址外,最困难的问题是如何将220千伏的超高压电源安全送到中心城区的千家万户。那时,市里正好启动人民广场改建规划,我们就考虑能否在人民广场地下建造一座220千伏超高压地下变电站。电力专家论证后,认为可以在福州路外滩的黄浦江底下建一条专用隧道,将浦东的220千伏超高压电源用电缆输送到人民广场。有了这个变电站,再以110千伏和35千伏电缆送往各居民区就好办得多了。但好事多磨,极为复杂的地下空间规划非常麻烦,当时人民广场边上已经建了电信大楼。这是上海对外通信的枢纽所在,邮电专家非常担心超高压变电站对他们复杂的弱电系统产生干扰,反对这个新邻居。好在上海专家多,经几次论证会议以后,专家们提出了一整套防护和隔离措施,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