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资产周转率,既是反映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也是综合反映流动资产利用效果的基本指标,它是一定时期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和流动资产周转额的比率,是用流动资产的占用量和其所完成的工作量的关系,来表明流动资产的使用经济效益。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计算,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两种计算方式: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流动资产周转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8-17)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周转期)=计算期天数(360)/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额
(8-18)
流动资产的周转次数或天数,均表示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的周转次数越多,即每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越少,周转速度就越快,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就越好;反之,周转速度则慢,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就越差。
从上述公式可知,流动资产周转期的计算,必须利用“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流动资产周转额”三个数据。对于计算期天数,为了计算方便,全年按360天计算,全季按90天计算,全月按30天计算。对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确定,一要注意范围,不同的周转率,流动资产的范围就不同;二要注意用平均占用额而不能用期末或期初占用额。周转额一般指企业在报告期中有多少流动资产完成了,即完成了从货币到商品,再到货币这一循环过程的流动资产数额。它应用销售额来表示,既可用销售收入,也可用销售成本表示。
进行流动资产周转率因素分析,首先应找出影响流动资产周转率的因素。根据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可分解出影响全部流动资产总周转率的因素如下: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销售成本/流动资产平均余额)×销售收入/销售成本=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成本收入率
(8-19)
可见,影响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的因素,一是垫支周转次数;二是成本收入率。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准确地反映了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可周转的次数;成本收入率说明了企业的所费与所得之间的关系。当成本收入率大于1时,说明企业有经济效益,此时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越快,流动资产营运能力越好;反之,如果成本收入率小于1,说明企业所得弥补不了所费,这时流动资产垫支次数加快,反而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ABC公司流动资产周转率计算如表8-6所示。
表8-6 流动资产周转率
(1)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分析
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影响=(0.66-0.75)×152.75%=-0.14(次)
成本收入率变动影响=0.66×(149.75%-l52.75%)=-0.02(次)
分析结果说明流动资产周转率缓慢受流动资产垫支周转率缓慢和成本收入率下降两个因素共同影响,但垫支周转速度缓慢是主要原因。
(2)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分析
存货周转次数影响=(2.22-2.09)×36.01%=0.05(次)
存货构成率影响=2.22×(29.86%-36.01%)=-0.14(次)
可见,流动资产垫支周转次数的减少主要是存货构成率下降引起的缓慢0.14次;存货周转次数加快使垫支周转次数加快0.05次。
1.企业存货周转情况
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存货占用资金可周转的次数,或存货每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因此,存货周转率指标有存货周转次数和存货周转天数两种形式: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8-20)
其中: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有货)/2
(8-21)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计算期天数×平均存货/销售成本
(8-22)(www.xing528.com)
应当注意,存货周转次数和周转天数的实质是相同的。但是其评价标准却不同,存货周转次数是个正指标,因此,周转次数越多越好(但过高的周转率也可能说明企业管理方面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影响存货周转率的因素很多,但它主要还受材料周转率、在产品周转率和产成品周转率的影响。这三个周转率的计算公式是:
材料周转率=当期材料消耗额/平均材料库存
(8-23)
在产品周转率=当期完工产品成本/平均在产品成本
(8-24)
产成品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产成品库存
(8-25)
这三个周转率的评价标准与存货评价标准相同,都是周转次数越多越好,周转天数越少越好。通过不同时期存货周转率的比较,可评价存货管理水平,查找出影响存货利用效果变动的原因、不断提高存货管理水平。在企业生产均衡和产销平衡情况下,存货周转率与三个阶段周转率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存货周转天数=材料周转天数×材料消耗额/总产值生产费+在产品周转天数+产成品周转天数
(8-26)
存货周转率还可以衡量存货的储存是否适当,是否能保证生产不间断地进行和产品有秩序的销售。存货既不能储存过少,造成生产中断或销售紧张;又不能储存过多形成呆滞、积压。存货周转率也反映存贷结构合理与质量合格的状况。因为只有结构合理,才能保证生产和销售任务正常、顺利地进行只有质量合格,才能有效地流动,从而达到存货周转率提高的目的。存货是流动资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达到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存货的质量和流动性对企业的流动比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2.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情况
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分析,主要应通过对应收款周转率的计算与分析进行说明。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8-27)
其中: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
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用来估计应收账款变现的速度和管理的效率。回收迅速既可以节约资金,也说明企业信用状况好,不易发生坏账损失,一般认为周转率越高越好。
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另一个指标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或应收账款平均收款期。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赊销收入净额
(8-28)
按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进行分析,则周转天数越短越好。
通过以上方式计算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不仅反映企业的营运能力而且由于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现速度和变现程度是企业流动比率的重要补充,它也反映着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通过应收账款账龄指标,与原定的始销期限进行对比,还可借以评价购买单位的信用程度,以及企业原定的信用条件是否恰当。
影响该指标正确计算的因素有: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使用这个指标时不能反映实际情况(淡季应收账款水平偏低);第二,大量使用分期付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这些因素都会对该指标计算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财务报表的外部使用人可以将计算出的指标与该企业前期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或其他类似企业的指标相比较,判断该指标的高低。但仅根据指标的高低分析不出上述各种原因。
3.营业周期分析
营业周期是指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8-29)
将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加在一起计算出来的营业周期,指的是需要多长时间能将期末存货全部变为现金。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管理效率高、资产的流动性强、资产的风险降低;营业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管理效率低、风险上升。因此,分析研究企业的营业周期,并想方设法缩短营业周期,对于增强企业资产的管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