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表的分析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即本期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对比,与上年实际成本对比。
1.本期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对比
本期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对比,目的是评价企业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为进一步分析提供线索。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结果若为“0”,说明刚好完成计划,若大于“0”,说明超额完成计划;若为负数,说明没有完成计划。
本期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可以分别考核可比产品与非可比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主要是对可比产品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目的是评定可比产品是否完成计划规定的成本降低任务,为深入分析可比产品成本提供线索。也可以分别考核每种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目的是查明哪些产品对全部商品产品或对可比产品的升降影响最大,以确定进一步分析的重点。计算公式同上。
本期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还可以对全部商品产品成本按成本项目分别进行分析,目的是找出各成本项目中需要进一步分析的重点项目。
2.本期实际成本与上期实际成本对比
本期实际成本与上期实际成本对比,主要是对可比产品成本进行分析。目的是评定可比产品是否完成计划规定的成本降低任务,以便进一步分析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的因素。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分析的步骤:
(1)确定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
假定按产品品种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中,甲、乙两种产品均为可比产品。甲、乙产品本年计划产量分别为3000、3600件。其他资料参见表13-1。
②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降低率
③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
通过上述分析,说明该企业可比产品没有完成成本计划降低任务,原因应进一步分析。
(2)可比产品未完成成本计划降低任务的原因分析
分析对象确定之后,应将指标进行分解,以确定成本计划的影响因素。通常采用连锁替代法对指标分解并确定影响顺序,以便进行分析。连锁替代法,也称连环替代法、因素替换法、顺序换算法,它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重要分析方法。其特点是从分析指标的构成因素,以及各因素对指标的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出发,按照先数量后质量,先实物后价值,先前提后结果的原则排列各因素在该指标体系中的顺序。
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的主要因素有:产量、品种结构、单位成本。按此顺序进行排列,可顺次分析各项因素变动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的影响程度。方法是:在计划指标体系基础上,应按因素的影响顺序,依次替换影响因素,每次以一个因素的实际数替代计划数,有几个因素就替代几次。每次替代后,实际数就被保留下来,直到所有的因素都变为实际数为止;并将每次替代后所得的指标数据减去被替代前的指标数据,差异额就是该因素变动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的影响程度。
已知:
现以连锁替代法分析各因素变动对可比产品成本的影响如下:
①产量变动的影响
当品种结构和单位成本不变时,单纯的产量变动只影响使成本降低额发生同比例的变动,但不会使成本降低率发生变动。
所以
计算表明,产量的变化使商品产品总成本实际降低额高于计划降低额2002.5元。
②品种结构变动的影响
全部成本降低额实质上是以各种产品的成本降低额为基础,以产量加权计算的平均成本降低率。由于各种产品的成本降低程度不同,当产品品种结构变化时,成本降低额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影响成本降低任务的完成。所以,品种结构变动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可计算如下:
(www.xing528.com)
计算表明,品种结构的变化使商品产品总成本实际降低额高于计划降低额597.5元,使成本降低率增加了0.08%。
③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
单位成本的变化对成本降低任务必然产生重大影响,计算如下:
各因素影响数值之和,等于实际指标和计划指标的总差异。
以上计算过程可列表如表13-3。
计算表明,单位成本的变化使可比产品总成本实际降低额低于计划降低额6000元,使成本降低率减少了0.82个百分点。
表13-3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分析表
(二)按成本项目编制的商品产品成本表的分析
按成本项目编制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
1.对比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主要分析方法。它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内在联系的具有可比性的指标数值进行对比,以便确定指标之间差异的分析方法。指标之间的可比性,也就是在指标内容、计价标准、计算方法和时间单位等方面一致。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通过指标的对比确定差异,以便进一步分析差异原因。
指标对比时,可根据不同目的采用不同的对比形式:
(1)将实际指标同计划(预算)指标对比
该方法是基本的比较方法,目的是找出实际指标与计划(预算)指标之间的差异,以确定计划(预算)的完成情况。在具体比较时,常常计算下列指标:
①实际脱离计划的差异额:即实际比计划增加或减少的具体数额。
该指标反映差异的量度,差异额为正时,即为费用或成本的超支;反之,为费用的节约或成本的降低。常用指标是成本降低额。
②实际脱离计划的差异率:即实际比计划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公式为
该指标反映差异的幅度。在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的分析中,常用指标是成本降低率。
(2)将实际指标在不同时期(本期同上年同期或历史最高水平)进行对比
将本期实际指标同历史数据对比,可以反映企业成本、费用的变动趋势。在计划(预算)资料有限时,这种比较尤其重要。主要指标有主要产品成本与历史数据对比的成本降低额与降低率。
(3)将实际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平均数据或同行业先进水平对比
这种分析的目的是通过横向企业间的比较,以便了解本企业在同行业同类型企业中的位置和差距大小。但是,成本数据是商业秘密,并不对外公开。所以,这种横向比较,只有在行业内各企业之间达成某种协议,同类企业之间存在成本数据交换时才有可能。因此,这种横向比较一般存在于企业集团(或总公司)内部。
2.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对比分析法的特例。所谓比率是以倍数或比例表示的分数式,在成本分析中,常用比率有结构比率和相关比率。
(1)结构比率(构成比率)分析
结构比率是某一个指标的局部数量(数额)与整体总数量(总数额)之比,即局部在整体中的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商品产品成本表分析,常常将“上年实际”、“本年计划”、“本月实际”及“本年累计实际”几个栏目的各成本项目数字分别与生产成本合计数相比,计算各成本项目占总成本的比重,以便确定各指标的内部结构及其变化,进一步分析变化的原因。
(2)相关比率分析
相关比率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但性质不同的指标数据的比较。例如,将成本(费用)项目同时与产值、利润项目对比,求出产值成本率和成本利润率,以便从不同角度观察企业每百元成本、费用的投入,能够获得多少产值(利润)。在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商品产品成本表的分析中,可以将“上年实际”、“本年计划”和“本年累计实际”各栏目合计数分别与产值或利润对比,求出比率,借以了解企业投入产出水平的变化,比较各期相对经济效益的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