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并购可以迅速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一般而言,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其并购的基本动因都可以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得到解释。具体而言,企业并购的动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动因
1.规模经济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对于某些技术而言的经济效率的提高。因此,当存在规模经济的情况下,企业就可以通过横向的企业并购达成产品平均成本降低的目标,也就是通过并购可以使企业的产量迅速增加,从而达到企业生产的最佳规模。
2.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在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的费用总和的情况下,即在现有业务上追加新业务的联合成本要低于单独提供新业务的成本,企业通过纵向并购就可以扩大经营范围,提高效率。
(二)协同效应动因
协同效应理论更进一步扩展了企业并购的动因理论,企业并购的动因主要是通过协同效应体现在效率的改进上。韦斯顿给出的协同效应的定义是,所谓协同效应是指两个公司兼并后,其产出比兼并前两个公司产出之和还要大,这一效应常被称为“2+2=5效应”。对于横向兼并而言,“2+2=5效应”主要体现在管理协同效应、营运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三个方面。管理协同效应认为产生并购的原因在于交易双方的管理效率存在差异,因而具有较高效率的公司并购具有较低效率的公司能提高目标公司的效率,而并购公司也因此获益。企业通过并购可以获得现成的生产设备、正规的供货、分销渠道以及有经验的员工,这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并购能在财务方面给公司带来种种效益,比如通过并购可以实现融资与投资机会内部化、降低投资风险、提升企业价值、合理避税等。(www.xing528.com)
(三)交易成本节约动因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是替代市场的一种组织安排,其存在的理由是在特定的范围内和特定的交易中企业的组织成本可以低于市场的交易成本。根据这种理论,如果需要某种中间产品投入的企业在市场上与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契约不完全性较强,导致交易成本过高,则该企业就有很强的动力去实施并购,使得中间产品企业成为公司的一部分。这种企业并购实际上就是把原来在外部市场上进行的交易内化,形成一个内部化的资本市场,通过契约形式的转换,用管理协调取代市场协调。
(四)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动因
企业并购的另一个重要动因是收购价值低估的企业。企业价值低估是指由于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企业资源没有获得应当的利润水平。通过企业并购可以取得企业控制权,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发挥企业经济潜力。根据詹森和梅克林的委托代理理论,企业并购还可以有效降低代理成本。
(五)降低自由现金流量动因
自由现金流量动因是指支付了所有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后所剩余的现金流量。詹森指出,“要使公司有效率,并使股东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将自由现金流量支付给股东”,但是管理者追求的是个人利益最大化。为避免这一利益冲突,就需要为企业寻求更多的投资机会,尽可能减少管理者控制自由现金流量的数量。企业并购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自由现金流量,还可以使管理者由于为企业并购所需要的资金进行融资,而受外部资本市场的监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