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利用微信社群营销?

如何利用微信社群营销?

更新时间:2025-01-0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社群营销是个人或群体透过群聚网友的网络服务,来与目标顾客群创造长期沟通管道的社会化过程。微信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已有6亿规模的用户,这得益于在其社交、媒体、营销、电商一体化的平台战略和实施能力。社群组织的互动机制不是自上而下的、一对多的传递关系,而是社群粉丝之间的横向交互关系。寻找差异化定位,抓住最具痛点和引爆力的小需求,打造独具特色的社群,为最精准的群体服务,是社群营销之道。

社群营销是个人或群体透过群聚网友的网络服务,来与目标顾客群创造长期沟通管道的社会化过程。简单地说,社群营销需要透过一个能够群聚网友的网络服务来经营。这个网络服务早期可能是BBS、论坛,一直到近期的博客、噗浪或者Facebook。由于这些网络服务具有互动性,因此能够让网友在一个平台上彼此沟通与交流。

不过,这些网络服务也有演进的过程,从早期类似大礼堂式群聚的方式(如BBS、论坛),渐渐地趋近于个人化专属空间(如博客、噗浪以及Facebook)。也由于趋近个人化,网友彼此的系结形态也产生变化,从早期大家都是某个站的会员开始,一直到现在彼此可以拥有各自的交友空间,企业可以是对方的朋友,甚至是粉丝。

而个人或群体(包括企业)可以运用这样的网络服务,与目标顾客群来往、沟通并认识彼此。在此所指的目标顾客群,根据营销目标而有所不同。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网络的融合提供了人和人之间随时随地进行社交的平台,激发了人的社交和创造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多元需求,自由地创建和管理社群,寻求满足感和归属感。另外,人们加入社群的主动性、满足感和归属感的强化,又会促进移动社群的进一步发展与活跃,人和人的实时交互和自由聚合变得无所不在和无所不能。

社群时代的社交关系是一种全新的信任关系,处于现实社交的熟人关系与虚拟社交的陌生人关系之间的交叉地带。一方面,社群工具的普及使人突破现实的“熟人社交”,向陌生人拓展,出现“半熟社交”的新圈子;另一方面,社群圈子的拓展又能使人找到真正的知己和合作伙伴,建立超脱现实的信任关系。(www.xing528.com)

互联网实现了人与信息的连接,人们通过信息介质进行互联互通;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人和人的连接,智能手机即时社交、位置服务等硬件软件结合、跨地域和本地化、线下和线上功能交融完善等,使得人们社会生活全面“社群化”。微信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已有6亿规模的用户,这得益于在其社交、媒体、营销、电商一体化的平台战略和实施能力。以微信为代表的社群应用,在强化即时通信和社交分享的同时,激发了自媒体的生产力和传播力,并从信息分享延伸到生活服务,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线上支付和线下消费,使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互渗透,最大程度地释放了社群的商业和服务价值,并由此开启了社群经济时代。

社群成员的信任追捧、主动参与、口碑传播和消费买单,构成了社群经济的基础。社群经济是粉丝经济的进化,社群经济运营初期会有粉丝经济的基本特征,需要打造魅力人格和明星效应。但是,社群经济的核心本质在于聚集粉丝规模之后的再生产机制和价值增值系统。

社群组织的互动机制不是自上而下的、一对多的传递关系,而是社群粉丝之间的横向交互关系。信息、资源、创意,在横向交互中不断被激发出来,进行意义和价值的再生产,因此社群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自我运作和自我增值。简而言之,社群经济的核心特征就是:自组织性和再生产性。

传统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是基于用户规模的平台竞争。谁拥有用户谁就拥有一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群却有新的竞争特征。无限差异化的群体造成了社群平台的差异化竞争特征。个体的自由性和主动性,赋予不同社群多样性、灵活性的特点。社群运营者可以通过对人性的深入洞察和敏锐捕捉,进行特定需求的深入发掘,对人群进行精准定位,做无限多的垂直平台。寻找差异化定位,抓住最具痛点和引爆力的小需求,打造独具特色的社群,为最精准的群体服务,是社群营销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