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析社群经济的三种类型

探析社群经济的三种类型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产品型社群产品型社群核心在于“功能”和“需求”的持续性连接,以小米手机为典型。人们也会根据品牌偏好形成不同的小圈子、不同的社群。此类社群以“罗辑思维”为典型。“罗辑思维”应该是社群经济最早的定义者和实践者,自2013年首次试水付费会员制,6个小时内创始人罗振宇便从粉丝的口袋中“捞”出了160万元,第二次会员招募募集800万元也仅仅用了一天。

探析社群经济的三种类型

(一)产品型社群

产品型社群核心在于“功能”和“需求”的持续性连接,以小米手机为典型。小米的社群形态是产品+社群+粉丝,产品是支撑整个社群存在的基础;社群是入驻商户,第一批忠实粉丝,也是整个社群运转的核心参与者;粉丝是来往的人流,是社群生态实现交易闭环关键。从米1到米4、青春版、红米、红米note、电视平板、盒子、路由器、充电宝,整个产品线覆盖面比较广,而且还在不断扩展延伸。理论上,只要有用户“需求”,小米的产品线上就会有匹配的产品出现。

产品主要在于功能性作用,满足的也只是用户的需求。这样一来,小米想要把自己与市场同类产品区别开来,就必须以高性价比为噱头,甚至让“利”给用户,让用户感觉到自己捡了大便宜,然后使用户快速积聚起来,持续关注小米产品,所以小米到目前为止,还是靠高性价比维持整个社群。由于是以产品为主,产品型社群要具备持续的产品更新和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刺激用户的需求,保持必需的新鲜感。

(二)情怀型社群

情怀型社群核心在于“魅力人格”和“情感寄托”的持续性连接,互联网时代的品牌玩的就是一种“榴梿精神”——喜欢的会爱到骨髓,不喜欢的会完全无感。人们也会根据品牌偏好形成不同的小圈子、不同的社群。此类社群以“罗辑思维”为典型。“罗辑思维”应该是社群经济最早的定义者和实践者,自2013年首次试水付费会员制,6个小时内创始人罗振宇便从粉丝的口袋中“捞”出了160万元,第二次会员招募募集800万元也仅仅用了一天。目前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圈对“罗辑思维”的估值上限已达1亿元,让人对社群商业的力量惊叹不已。“罗辑思维”之所以能够超越自媒体的局限成为传奇,是因为它产生的“连接”价值更大。

“罗辑思维”每期视频(媒体)的点击量超过100万次,微信粉丝达到了108万人。想一想这100多万微信活跃分子的社交链吧,去掉重复好友后,按每个人通讯录有100个好友计算,“罗辑思维”能覆盖1亿人。而且微信上大部分是非常活跃的、属于铁杆粉丝的、代表未来的年轻人。因此,“罗辑思维”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罗辑思维”的成功与它独特的社群运营模式相关。它采用娱乐节目的玩法,罗振宇们都是讲故事的高手,他们深知这个社会最缺少的就是简短而具备话题属性的内容,所以他们提出了鲜明的社群价值主张:“有种、有趣、有料。”“有种、有趣、有料”地讲故事是最贴近刚需的;“罗辑思维”产品背后的罗振宇本人“死磕自己,愉悦他人”,在互联网媒体中蹚出一条新路,毫无疑问是个异端。正是因为他的不同凡响,“罗胖”这个魅力人格才能吸引百万级别的用户,形成一个互相信任的社群。尽管“罗辑思维”的视频与微信内容免费,但在社群中,形形色色的商业模式有迹可循:比如“爱我就包养我”的会员招募活动,再比如互联网出版实验—“不剧透物品清单,不提前预热,不打折销售,仅以推荐人的魅力人格背书为核心的图书限量闪购活动”,8 000套单价为499元的图书礼包在90分钟内被抢光。(www.xing528.com)

(三)结构型社群

结构型社群核心在于社群成员“人”与“人”之间的持续性连接,结构型社群还可细分为知识型社群和关系型社群。知识型社群,比如李善友的颠覆式创新研习社。关系型社群以正和岛、黑马会之类的企业家精英社群为典范。现在的消费主力是“80后”“90后”,他们的消费观、消费权利乃至于消费话语在整个商业圈里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为他们接受了市场经济化、全球化和互联网进程的洗礼,因此他们的观念与老一辈迥然不同。腾讯QQ发布的《中国“90后”青年调查报告2014》显示,“90后”是具有强烈社交需求的一代人,因此各种社交工具火热流行。

社群营销主要就是针对这些人。一个社群中,仅仅是几个人,甚至是一个人发出的声音,就能迅速地成为100人、1 000人、1万人或者2亿人的共同声音。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早在几十年前就知道了这个原理,就好比一条鱼突然窜动就能带动整个鱼群转向食物或逃离危险一样,谣言可以三人成虎,漫天传播。如果知道了这个原理,那就对未来的营销战略即社群营销有了一定的了解。

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之一恒美广告公司总裁查克·布莱默在他所写的《点亮社群》中这样论述社群营销:“社群的行为方式就像我们的祖先围坐在篝火前一样,每个人都受着相同的影响。所以当有人在某个在线评论网站上发表一个观点,或某个流行乐队在网上发布他们的新专辑时,就会触发整个社交网络的连锁反应,这种反应来得既突然又完全在意料之中。这种新型数字社群的本质在于个人的力量及群体的力量。”

有专家指出:“群体互动这种营销手段要比宣传产品高明多了。这些社群会成为公司的一部分,而你也会慢慢渗入这些社群的生活。这些公司的做法非常直接,例如一家玩具公司就曾邀请它的消费者来帮助设计它的下一个产品套装,而有的公司则采用虚拟的营销手段,例如在《第二人生》的数字世界里为某位客户举办一次派对。总而言之,我们都是在从产品营销向真正的品牌族群战略转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