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大数据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大数据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估计,未来的四年将迎来大数据市场的飞速发展。然而当前我国身处的大数据时代并没有绝对的安全,网络安全需要政府部门制定专门的政策和法律来保障。我国对于大数据的技术应用还处于基本的起步阶段。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若想在大数据的技术方面有非常重大的突破,必须在大量应用的基础上发展适用的技术,先学会如何把数据应用处理好。

我国大数据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大数据市场元年为2013年,因为在这一年,一些大数据产品已经推出,并且部分行业产生了大数据的应用案例。据估计,未来的四年将迎来大数据市场的飞速发展。

数据已经和我们息息相关,不知不觉中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在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运用将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大数据这一概念,不仅引起计算机行业的关注,也成了其他行业内的一个重要概念。

(一)信息现状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人们对于信息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数字”,而是存储在计算机里的一切信息,包括视频、音频等。由于数据不断增多,数据所承载的信息量也就越多,因此人类知识的边界会不断扩大,未来也许会发生“信息爆炸”。在海量的信息面前,人类必须学会利用数据,以及数据里的信息。[1]

大数据时代,是我国面临国际竞争的又一次挑战。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国外有相当大的差异。我们的传统是重观点、轻数据的。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国家的社会学科是偏重定性研究,而国外则相反,比较注重定量研究。因此,当我们面临着数据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时,能不能从中找到创新的方式,正视传统的不足,这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当前我国身处的大数据时代并没有绝对的安全,网络安全需要政府部门制定专门的政策和法律来保障。隐私的边界在于个人对自己的隐私必须要有控制权,也就是人们可以任意地管理和删除自己的信息,并且不会因为担心别人窃取自己的身份信息而造成困扰。我国在这一层面上,做的显然还不够。中国社会要迈进大数据时代还有制约和障碍,隐私层面也是每个人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二)人的现状

与大数据时代相适应的,则是能够处理海量数据的IT技术人员。而随着大数据产业的迅猛发展,对IT技术人员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不仅仅是数量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质量上的需求。

在大数据世界论坛上,有嘉宾呼吁:“与大数据相关岗位的人才短缺。欧美也在中国市场寻找这方面的人才,但是他们不知道中国这方面更匮乏。将来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析人员,将来的决策都是通过数据来说话,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来做决策。所以,分析人员的水平对于国家的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调查,国内数据分析人员的薪酬水平远低于国外的数据分析人员,由于薪资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国内数据分析人员缺乏竞争的意识,薪酬的较低水平也使得国内数据分析人员更多的“甘于现状”,未能有更多时间与金钱提升自身数据分析能力及专业技能。在这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很难出现高水平的数据分析人员。

现在,各个企业(包括英特尔在内)都对大数据产业非常重视,因此这也对当前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发展道路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很多大学毕业生决定将大数据平台作为自身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大部分人都赞同这样一个观点,即无论是在科学理论研究,还是在产品开发层面,大数据的发展和快速的技术更迭都能满足他个人对新技术兴趣爱好的需求。此外,从职业发展层面,大数据也能带来更多机会。能满足这个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将会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

要培养数据分析人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大学本科课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一线实际数据的分析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大学本科阶段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若想培养数据分析人才,对数据分析能力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在人才培养阶段,绝对不能让学生轻易“糊弄”过去。

其次,企业主应该重视数据分析在企业决策当中的支撑作用。大企业不应该止步于使用Excel这样的统计分析软件,而是应该使用更加专业和精确的分析软件。另外,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这样可以逐步提高研究人员的业务水平。

另外,政府也应该制定一些针对高水平数据分析人员的鼓励政策。为了防止人才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竞争出现,政府也应该科学地加以宏观调控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处理的能力相较几年前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如何将这些数据在各行各业中加以利用,并且做出正确的决策,是数据分析人才的工作。

大数据虽然已经在中国遍地开花,但它将来的硕果累累,还要取决于高水平的数据分析人员的努力。

(三)技术现状

大数据本身的特点,一定程度上也是其技术的必然要求。在处理海量数据的同时,对数据处理人才的需求与数据处理的技术需求是同样重要的。而大数据技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对未来发展作预判,因为它本身的优势就是分析和预测。而对大数据的技术应用可以是某个企业,也可以是某个产业。

大数据的技术重点在于应用。在未来,大数据的战略将以应用为中心,以效益为导向,并且将更多地用于政府和企业。

然而,在大数据处理的技术应用方面,国内外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大数据的利用与大数据技术开发视为国家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我国对于大数据的技术应用还处于基本的起步阶段。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若想在大数据的技术方面有非常重大的突破,必须在大量应用的基础上发展适用的技术,先学会如何把数据应用处理好。

我们国家在数据技术应用层面也有着特殊的国情,这一点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好的一面是,国内大数据市场需求广阔、后续增长潜力大、投资前景好等。然而与之相伴的另一面则是,人群庞大、复杂程度高,还要考虑到各种政策、理念和历史因素。

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的话说:“现代历史上的历次技术革命,中国均是学习者。而在这次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新变革中,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最小,在很多领域甚至还有着创新与领先的可能。”

面临如此复杂的时代环境,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必须在这波数据服务浪潮中迅速找准自己的位置,把碎片化的数据整合起来并加以利用,增强自己掌握的数据结构性,加大数据关系性。这将会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走向。而这些数据则是在获取和整合更多的用户行为基础之上才能实现的,例如我们所熟知的云计算、各种木马防护、cookie之类的产品和服务等。

虽然这些尝试仍旧处于基础阶段,但是一些硬件层面的变革正在悄悄发生。而硬件层面的技术对于数据本身的收集、存储和分析是不可或缺的。

国际IT企业都推出了针对大数据的产品,并将其嵌入自身的产品服务之中,如IBM、EMC、惠普等。国内IT企业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在原有的产品基础上加大对数据领域的研发和投入,并也有了初步的产品和方案。

具体来看,有两点非常有利于中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第一,大数据技术以开发新资源为主,并且这项技术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开放的。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绝对的技术垄断,中国公司同样可以分享蛋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信息产业长期处在产业链的末端,赚取微薄的利润,一直落后于国外。虽然国家大力扶持技术方面的创新,甚至会提出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比如对CPU、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的创新,但是鲜有成功的案例。然而大数据处理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中外公司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某种程度上,单纯考虑狭义的大数据处理技术,中外差距仅有5年左右。

第二,由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增长迅速,因此决定了中国的数据资产规模一定领先于全球。数据资产规模巨大,客观上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提。然而如何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么庞大的数据,则需要政府、学界、产业界、资本市场四方通力合作,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确保利用数据资产,保障国家数据安全,促进数据的关联应用,从而释放大数据的巨大价值。

事实上,我国目前对大数据资源的应用,各地方普遍存在“数据割据”和“数据孤岛”的现象。政府、学界、产业界和资本市场尚待达成一致的认知。归根结底,除了技术上的欠缺,对大数据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缺乏数据开放的理念,是阻碍我国大数据技术在各行业实现大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数据开放的意识和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数据公开方面,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应该成为数据开放的潮流引领者以及政策制定者,而不能仅仅靠个人和企业。从过去的网络发展来看,未来应该是走向集成、动态、精细和主动的新阶段。

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发展的新时期,联系到其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要想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改变,缓解教育交通医疗保健等各方面压力,就要通过大数据这种创新方式,创建新的产业群,为政府做出科学的预测。

大数据事实上是一条新的产业链,将其扩展开来,会形成规模庞大的基础产业。

虽然目前政府和一些产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产,但是好多行业都缺乏行之有效的算法来充分发现大数据背后的真正价值。(www.xing528.com)

大数据产业链包括:数据技术产业、数据采集业、数据加工业、数据应用业。数据处理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成为相当规模的产业,关键就在于如何实现信息化的转型,这关乎信息领域的生态链建设,对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大数据落地应用方面,国内厂商也有自己的创新。例如神州数码、东软等IT软硬件企业已经看到了大数据的力量,并且开始在原有的业务和产品基础上加大数据领域的研发和投入。浪潮集团基于对数据产业的认知与积累,采用新型技术体系架构,推出云海大数据一体机解决方案

虽然我国在数据处理和应用方面和国外有明显的差距,但是从发展的观点来看,无论是政府、互联网公司还是行业用户,只要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勇气拥抱大数据,大数据时代就一定有属于中国的机会。

(四)文化现状

大数据体现出来的首先是一种世界观,其背后是我们的文化思维所表现出来的力量,以及看待这个新时代的方式。

大数据专家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在其相关书中解释,云计算在获取海量数据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的混杂性,这给传统的数据分析带来了困扰。

以往,我们习惯于由数据得出具体结果。然而,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应当关注的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大数据改变了获取整体数据的思维方式。它促使我们更加注重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大数据带来的另一重要改变是:更多事物可以数据化。例如:社会热点的走向可以数据化,购物习惯可以数据化,社交关系可以数据化……未来我们的生活中会时时刻刻存在着对于各种大数据的分析,这也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分析数据的能力。

从很多例子中我们能够看出大数据时代可以走得更远。

我们分析数据的时候,分析的样本由部分数据变成了总体数据,云计算能够帮我们搞定所有想要的分析结果;如果用户上淘宝,登录支付宝账户,点开电子对账单,用户就能看到自己一年的消费曲线图;当用户在当当网下单某本书后,它会提醒购买这本书的人中有30%也购买了另外一本书……这些都是基于对大数据的分析而得到的结果。

这些数据可以导出商业潜能,更能导出社会走向。这样庞大的数据分析,在小数据时代根本无法做到。

一些企业已经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得到了很多有趣的分析结果,诸如天蝎座的男性在2012年平均消费额最高,上海人用支付宝缴纳水电费的频率最高,等等。7-11便利店通过分析零售终端的数据,得出了“温度低于15℃,暖宝宝的销售量便增加5%”的相关关系。于是,只要温度低于这一度数,店内的暖宝宝就会上架。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身处大数据时代,在享受着大数据带来的便捷时还不得不担心我们的生活是否被它监控着。仔细思考一下,亚马逊、当当网、淘宝网似乎都在“监视”着我们的购物习惯,百度谷歌似乎在“监视”着我们浏览网页的习惯,微博、人人网、朋友网似乎对我们以及我们朋友的关系无所不知。

如何才能够让大数据不侵犯我们的隐私,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严肃思考的问题。

(五)企业现状

马云在发表自己的卸任演讲时警告中国的企业家:“大家还没搞清楚PC时代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还没搞清楚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大数据时代来了。”马云在提醒中国的大众和决策精英:大数据时代真的已经来了。

Web2.0时代是以社交网络的兴起为基础的,因此大数据应该以人的关系为基础,通过信息的生产、交换,从而产生信息的巨大爆炸。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去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与文化理念,而不是怎么来做选择,来实施大数据分析。“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可能将会保持领先,而跟随者很有可能错失机会。因此,数据将是下一个大的资源,将会区分每个行业的胜者与输家。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应该在内部培养三种能力:整合数据的能力、探索数据背后价值的能力、快速实施行动的能力。正如某IT行业的精英所说:“如果企业在信息治理上培养出这三种能力,对未来大数据时代的驾驭能力会增强,面临的挑战会降到最低。”

本质上说,基于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才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增值价值,而大数据本身并没有太多价值。

1.落后是现实——中国企业需要更多的参与度

“国内IT尤其是软件企业在布局大数据方面,已经落后。”某IT行业高管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国内企业在数据库数据仓库商业智能等领域基础薄弱。

“国内企业在这方面仍有机会,但需要找准行业与切入点。我比较看好互联网公司,像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比传统的IT和软件公司更有机会。”

2.蛋糕的瓜分——互联网公司走在前面

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增加以及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互联网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用户行为积累和数据处理方面积攒了一些经验,形成了覆盖数亿网民、辐射各行各业的全产业链。

然而就整个产业而言,与国外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相比,我国的互联网行业仍处于大数据时代的萌芽初期,这也是我们所要面对的现实之一。目前,我国只有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才能在商业模式和经营水平的层面上对大数据进行有效利用。传统行业比如电信业、金融业等都没能开展有效的应用。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互联网公司本身的业务和行业特征,使其能够在数据的分析上做得相对领先一些,更有可能直接形成突破。具体来看,国内这方面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百度、新浪、阿里巴巴、腾讯等几大互联网公司。从这几大公司的大数据应用和发展的情况来看,我们能够看到大数据应用的一些前景。

百度对于大数据的应用莫过于在搜索的基础上推出的百度指数、百度数据、百度风云榜等等,通过对广大网民的搜索行为数据的分析为各行业提供网络搜索咨询报告,或者为广告商提供相关的搜索统计数据来赚取利润。百度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其庞大的用户群和用户黏性。但问题也随之产生,比如搜索结果个人化,搜索结果与广告之间的相关度有限。百度的大数据应用是否能够走得够远?我们拭目以待。

有种说法:“电商行业的现金收入源自数据。”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天猫等电子商务网站,在大数据的应用上曾经研发出享有“巨大声誉”的阿里询盘指数,即买家在采购商品前,会比较多家供应商的产品,对买家采购行为的分析最终会反映到阿里巴巴网站统计数据中。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曾在2008年初观察到询盘指数异乎寻常地下降,据此他为企业做出了科学的预测,从而帮助了成千上万的中小制造商。商家可以通过这一服务及时了解本行业内的各种情况,并且做出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

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另一个当之无愧的巨头,又是如何在即时通信工具如QQ、微信上来实现大数据的应用呢?

事实上,腾讯在数据领域的布局主要集中在产品上,但是目前能够对外开放或者深度加工打造出的单独服务还不多。有两款应用分析工具值得注意:腾讯分析和腾讯罗盘。

还有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应用模式值得关注:携程网在用户习惯深度挖掘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新型服务模式和服务体系;凡客在2011年成立了数据中心,研究新产品的上架与新用户增长的关系,希望能够实现互联网的系统化和数字化的管理;新浪微博则成立了数据部,初步形成了一个小型社交媒体数据分析挖掘生态……无数互联网企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业定位,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将数据资源和数据价值纳入自己的核心战略中。

综上所述,大数据的出现既为互联网公司带来了机遇,又为新兴的创业公司提供了巨大机会。

数据量的增加是每一个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就可以进一步地去探索如何把个性化和智能化相结合,从而实现广告业务的增加,形成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就可以寻找到增加用户黏性的结合点,有效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最好能够通过大数据来实现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大数据产业为纽带,进一步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数据流通的合理循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