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甘肃祁连山生态保护长效机制的建议

构建甘肃祁连山生态保护长效机制的建议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继续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甘肃“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的实施。通过持续加强祁连山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祁连山区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工作等举措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构建甘肃祁连山生态保护长效机制的建议

依照中央提出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甘肃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全面落实主体功能规划,坚持分区域综合治理,推动生态建设由分散治理向集中治理、单一措施向综合措施转变,努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在国家主体功能区中毫无疑问是生态功能区,是限制开发区乃至禁止开发区,这个功能区战略不仅要落在图上,而且要落在地上。要坚持以水源涵养、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为重点,对冰川、湿地、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修复,增强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深入推进三大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北部防风固沙林体系建设,全面保护戈壁沙漠,构建河西祁连山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

继续推进《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甘肃“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的实施。通过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构建河西祁连山内陆河流域(疏勒河、黑河、石羊河)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强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治理、地质灾害防治,推进荒漠植被自然修复,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与恢复的长效机制,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环境承载容量和防灾减灾能力,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1.科学划定并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综合分析评估祁连山区的土地利用、水文、水资源、植被、生物多样性、社会经济等基础地理数据,评估其生态承载力,确定其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并建立合理的生态红线管理体系,制定生态红线管控级别,明确各级管制要求和措施。

2.强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持续加强祁连山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祁连山区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工作等举措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3.持续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争取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探索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管理绩效。(www.xing528.com)

对祁连山最大的保护就是要能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对祁连山生态的扰动,通过开展生态移民搬迁工作,有序引导核心区农牧民加入森林、草原等生态保护队伍当中,有效调动社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要做到这些,需要建立祁连山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资金补贴、产业转移、教育人才培训、项目实施、技术补偿、税费改革、共建园区,实施免费职业教育,鼓励异地就业等方式创新补偿机制,建立能减少人类活动扰动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实施禁牧休牧,划区域轮牧等制度,尽快实现草畜基本平衡,切实以生活方式的转变带动生产方式的转变,以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探索政府购买生态产品及其服务,逐步实现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水流、耕地等重点领域和禁止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全覆盖,探索打造祁连山生态补偿示范区。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同时持续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有力加强环境监管。

祁连山保护区各个功能区中涉及的各类建设项目需要协调甘肃、青海两省的特殊情况,各相关部门在生态问题上都要以共同服务生态保护为中心大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