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4.69%,比上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从2001—2016年16年间,城镇化率由24.51%迅速上升到44.69%,全省城镇化年均发展速度都在1.00%以上,高于全国城镇化率年均增速1%左右的水平,我省已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全省城市群发展已具雏形,初步形成了以兰州市为核心,以天水、平(凉)庆(阳)、酒(泉)嘉(峪关)为副中心,以白银、武威、金昌、张掖、合作、临夏、敦煌、玉门为节点,其他小城市和县城为骨干,沿西陇海兰新线轴向分布的城镇体系框架。
2016年以来,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尤其是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较快,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有效提升,全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健康协调和高质量发展态势。
为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全省积极推进综合管廊建设。白银市作为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进展顺利,截至2017年7月底,白银市南环路、迎宾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已基本完成。2016年兰州市发布《兰州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近期兰州市将在中心城区围绕“一线四片”的规划布局,进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综合管廊建成后,将逐步对供水、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燃气、排水及工业8种管线集中铺设,统一入廊。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有序开展。2017年全省确定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0.8万户。截至8月底,全省已开工8.89万户,开工率82.73%;张掖市、庆阳市、白银市开工率超过90%。
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成效显著。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共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88座,在建2座,总设计规模13953吨/日;全省16个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65个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全省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工作已全面开展,已建成污水处理配套管网488.44千米。2017年8月,全省污水处理量为4026万立方米,平均负荷率72.96%,全省污水厂COD削减量为1.65万吨,达标率为97.89%。全省污泥产生量为32598.28吨,污泥处理量为31741.81吨。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我省上半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情况排名由全国第10位上升到第6位。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17年上半年,全省各地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专项整治工作,其中白银市、红古区、临洮县、崛县、镇原县、正宁县、合水县、华池县、环县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已进行了省级无害化评定现场验收工作。从现场评定情况来看,各地均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整改,特别是庆阳市对所辖各县的整改情况先期进行了的督查验收,成效明显。(www.xing528.com)
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加快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为了提高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基础设施领域项目的积极性,2017年甘肃省政府出台了《甘肃省省级PPP项目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甘肃将用财政预算资金和相关专项资金,支持列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级PPP项目库的基础设施领域的项目,依据具体项目政府参与方式、项目资本金比例等确定补助标准,以资本金注入方式对公共服务和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给予专项补助奖励。
积极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将向农村延伸。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推动全省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鼓励将城市周边农村、规模较大的中心镇纳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2017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提出全省将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016年,出台并实施了《甘肃省农村垃圾治理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垃圾清理活动。农村垃圾综合整治加快实施,全省1226个乡镇中,1017个乡镇建立了环卫机构,占总乡镇数的82.95%,1149个乡镇制订了农村垃圾治理计划,占总乡镇数的93.72%;全省13527个村制订了垃圾治理工作计划,14329个村完成了陈年垃圾摸底排查,11991个村完成了陈年垃圾清理,12223个村组建了保洁队伍,12097个村的保洁队伍能够正常开展工作。2017年,甘肃制定《甘肃省实施污水处理厂运营达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突破行动的实施方案》并实施,以城乡统筹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各市州也制定了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方案,要求2019年所有市州在农村垃圾治理方面应达到“五有”标准。
近年来,甘肃积极争取各类中央环保专项资金124783万元,主要用于水污染防治、土壤及重金属污染防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安排省级环保专项资金26247万元,主要用于污染减排与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水源地保护。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积极争取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启动实施白银市东大沟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7个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努力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2016年,全省投入2265万元资金在78个县(区、市)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以奖代补,全省地膜覆盖面积2870万亩,使用量17.9万吨,回收量14.06万吨,回收利用率达到78.55%。安排能力建设及重点工作专项资金15017万元,主要用于市县级环境空气监测自动站建设、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9项全分析等例行监测、氮氧化物和氨氮自动监控系统第三方运维等项目。
2016年7月,甘肃印发《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全省范围内筛选确定了18个省上重点培育的特色小镇,通过整合部门专项资金、财政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榆中县青城镇、和政县松鸣镇、凉州区清源镇被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榆中县金崖镇永丰村等21个村落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3个乡镇被建设部列为美丽宜居示范小镇、7个村庄被列为美丽宜居示范村庄,38个村被认定为“第一批全国绿色村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