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家庭增益的双路径模型
基于资源“扩张假说”(Sieber,1974)及相关实证研究,Greenhaus和Powell(2006)开发出一个全面理解工作-家庭增益过程的理论模型(见图3-1)。该模型的主要贡献在于:①鉴别出驱动工作-家庭增益产生的5种资源,分别为:技能和视野(如社交能力)、心理与生理资源(如自我效能)、社会资源(如社会网络)、灵活性(如灵活的工作安排)和物质资源(如金钱);②区别出工作-家庭增益形成的两种路径,即工具性路径和情感性路径;③提出促进工作-家庭增益产生的3个调节变量,分别为:角色B的显著性、感知到与角色B相关的资源以及资源与角色B的需求和规则的一致性。
如图3-1所示,A和B分别用来表示工作角色或家庭角色,A与B之间的增益主要通过工具性路径和情感性路径形成。当个体参与角色A的活动所获得的资源,直接提高了角色B的生活品质(绩效和积极情感)时,工具性路径的增益便产生了。在角色B的显著性、感知到与角色B相关的资源或资源与角色B的需求和规则的一致性的调节作用下,增益效果会更加显著。而个体参与角色A的活动所获得的资源,不仅可以直接增加角色A的积极情感,也可以通过提高角色A的绩效而间接增加角色A的积极情感,然后,通过情感性路径的调节变量提高角色B的生活质量(绩效和情感)时,情感性路径的增益便产生了,在角色B的显著性调节作用下,会增强该种路径的增益效果(Greenhaus&Powell,2006)。
图3-1 工作-家庭增益双路径模型
来源:根据Greenhaus&Powell(2006)整理所得。
工作-家庭增益双路径理论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增益的形成条件和过程,指引工作-家庭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但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首先,该模型笼统地把工作-家庭增益作为一个单一维度的构念进行研究,而事实上,工作-家庭增益很可能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如本书图3-2所示的6个维度。不同的资源可能会通过不同的路径来影响工作-家庭增益的不同维度(周路路,赵曙明,战冬梅,2009)。例如,物质资源(如金钱)可能更多地通过工具性路径来影响工作-家庭增益的发展维度,而社会资源(如家人支持)可能更多地通过情感性路径来影响工作-家庭增益的情感维度。其次,该模型主要强调了形成资源的一方(发出方)对接受资源的一方(接受方)的影响,而接受方是否、如何、为何进一步对发出方产生影响并没有涉及。最后,该模型仅研究了个体层次的增益,而个体层次的增益能否、如何、为何对二元层次(如上司与下属、配偶)和系统层次(如工作域、家庭域)产生影响也没有探讨。以上三个问题亟须学者们进一步研究。(www.xing528.com)
2.资源-获取-发展模型
工作-家庭增益的双路径模型让我们知道了工作与家庭相互增益的发生过程,但并没有深刻解释增益产生的背后原理,即我们了解了How,但是Why?为了弥补理论研究中的空白,Wayne等(2007)整合了积极组织行为理论(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heory)、生态系统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资源保存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三个互补的研究框架,为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相互增益领域构建了理论基础,并将其称为资源-获取-发展观(resource-gain-development perspectives)。该理论主张:个体有成长、发展和追求最高层次生活质量的自然倾向,正是由于个体有这种追求发展的自然倾向,当他们参与到一种角色中时,会获取使他们成长和发展的资源,并且会最大化地利用这些资源,以便获取最佳收益。当某一领域的收益得到应用、保存,并在另一领域得以加强时,其最终结果则改善了整个系统的功能。以资源-获取-发展观为理论基础,Wayne等(2007)进一步提出了工作-家庭促进(work-family facilitation)的理论模型,详见图3-2。
由图3-2可知,该模型从系统层面解释了工作与家庭相互增益的产生原因和发生机理。工作-家庭促进的发生是以资源为基础,以增强工作和家庭系统效能为目标的过程。产生资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个体本能地追求自己的成长、发展及相关潜力最大化,并会把自己的成长经验运用于其他生活领域。工作-家庭促进是指个体以工作和家庭角色活动为载体,通过获取和运用工作和家庭领域的资源来促进工作和家庭互益关系的过程,包括三个有序的阶段:①个体获取资源;②个体吸收和消化资源;③个体运用并发展资源。也就是说,资源的运用不仅会丰富个体的资源,而且还会影响其他成员的绩效和情感,从而有可能提升系统层面的效能。个体的需求特征(性别和社会地位)会对促进过程产生调节作用,从而导致不同的增益结果。工作与家庭促进的结果不仅包括工作系统绩效的提升,还包括家庭系统效能的优化(Wayne,et al.,2007)。
图3-2 资源-获取-发展模型
来源:根据Wayne等(2007)整理所得。
资源-获取-发展观突破了以往从单一理论角度研究工作-家庭界面的方法,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从积极视角为工作与家庭界面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资源-获取-发展观研究工作与家庭界面,不仅把研究视野从“需求”聚焦到“资源”,更是扭转了人们长期以来消极的惯性思维方式,唤醒了原本蕴藏于人们自身的积极思维和追求发展的自然倾向。与工作-家庭增益倾向于关注个体层面的生活品质的提升相比,工作-家庭促进更强调系统整体水平的改善,这对于引导未来的研究是有所裨益的。但是,无论是工作-家庭增益还是工作-家庭促进的发生,都是以个体为载体,首先提高的是个体层面的生活质量,通过个体与工作系统和家庭系统的积极互动,最终才能提高个体所在系统的整体效能,而目前所有的研究都将个体层面的增益和系统层面的增益割裂开来进行研究。同时,由于缺乏系统层面增益的量表,该模型仍处于理论假设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