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趋势和模式

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趋势和模式

更新时间:2025-01-0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电子商务企业采取的物流模式主要分为企业自营物流、物流企业联盟及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等模式。因此,在电子商务时代,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企业对运输和物流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第三方物流企业以个性化物流服务为目标的物流运作模式,能够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进行客户化定制,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企业往往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工作,其思想和策略通过第三

目前,电子商务企业采取的物流模式主要分为企业自营物流、物流企业联盟及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等模式。

(一)企业自营物流模式

电子商务企业自身经营物流,简称自营物流,是由电子商务企业自身组织商品配送。采用这种物流模式,企业可以掌握交易的最后环节,有利于控制交易时间。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有必要、有能力自己完成物流全过程,具备以下特征的电子商务企业才可以采用此种方式。

(1)业务集中在企业所在城市,送货方式比较单一。由于业务范围不广,企业独立组织配送所耗费的人力资本不高,所涉及的配送设备仅限于汽车以及人力,如果交由其他企业处理,反而浪费时间、增加成本。

(2)拥有覆盖面较广的代理、分销、连锁店,且企业业务又集中在其覆盖范围内。这样的企业一般是从传统产业转型或者依然拥有传统产业经营业务的企业,如计算机生产商、家电企业等。

(3)对于一些规模较大、资金雄厚、货物配送量巨大的企业来说,投入资金建立自己的配送系统、掌握物流配送的主动权也是一种战略选择。例如,亚马逊网站已经斥巨资建立遍布美国重要城市的配送中心。

(二)物流企业联盟模式

所谓物流企业联盟,是指在物流方面通过签署合同形成优势互补、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

一般来说,组成物流联盟的企业之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物流联盟的各个组成企业明确自身在整个物流联盟中的优势及担当的角色,内部对抗和冲突减少,分工明确,使供应商把注意力集中在提供客户指定的服务上,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竞争效率,满足企业跨地区、全方位物流服务的要求。这是物流企业之间为实现整体配送合理化,以互惠互利为原则、互相提供便利的物流配送服务的协作型配送模式。它包括配送的共同化、物流资源利用的共同化、物流设施设备利用的共同化以及物流管理的共同化。物流企业联盟模式是合理化配送的有效措施之一,是企业的横向联合、集约协调、求同存异和效益共享,有利于发挥集团型竞争优势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

物流企业联盟的组建,可以是企业之间联合发展,如中小型零售联合投资兴建,实行配送共同化;也可以是系统或地区规划建设,达到本系统或本地区内企业的共同配送;或是多个企业、系统、地区联合共建,形成辐射全社会的配送网络。另外,还可以对原有不规范、无规模、无效率的配送中心进行联合重组,向规模化发展,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这种模式具有相互依赖、分工明确、强调合作等特征。

(三)第三方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3PL),是指在电子商务时代由物流劳务的供应方、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运作方式,即第三方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间内为供应方提供满足需求方的物流服务,并依靠信息的集成产生增值,从而获取利益。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指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设施设备(库房、站台、车辆等)、专业经验和技能的批发、储运或其他物流业务经营企业。

“第三方物流”一词于20 世纪80年代中期被提出,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西方国家物流业的实证分析证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至少占社会的50%时,物流产业才能形成。因此,在电子商务时代,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体现了一个国家物流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第三方物流作为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的产物,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集中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化分工的加快和社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纷纷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而将核心能力集中于专业业务上,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专业化分工的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外包物流可以使非物流企业集中于核心业务,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核心业务,企业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同时也可以获益于第三方物流提供者的核心经营能力,使企业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www.xing528.com)

(2)降低经营成本。长期以来,企业为了应对供应链下游需求的变化,必须备有一定量的存货,这必将增加存货成本和仓储投资。如果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其物流设施和管理技能提供增值服务,就能减少企业库存,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强对市场的反应能力。

(3)提高服务灵活性。企业对运输和物流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第三方物流企业以个性化物流服务为目标的物流运作模式,能够根据用户的特殊要求进行客户化定制,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服务的灵活性也能够通过第三方物流来实现,并且将物流交给第三方管理可以增强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当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时,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能不断地更新设施、信息与管理技术,根据环境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增加灵活性,非物流企业往往是无法与其相比的。

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存在以下风险和弊端。

(1)外包可靠性风险。这种风险往往使企业付出高额成本,甚至失去订单和客户,同时,也会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

(2)可能影响企业的核心业务。企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过于依赖,但却无法控制或影响它们,这种失控可能阻碍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也会影响客户对企业的印象。

(3)对第三方物流企业依赖程度太大。一旦第三方物流企业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全盘业务的瘫痪。

(四)第四方物流模式

第四方物流(Fourth Party Logistics,4PL),于1998年由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率先提出。

目前,在物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缺乏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运作的战略专长和真正整合供应链流程的相关技术,造成企业经营效率低下、利润空间窄小。因此,第四方物流正日益成为一种帮助企业实现持续运作、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力量。它依靠业内最优秀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技术供应商、管理咨询顾问和其他增值服务商,为客户提供独特的和广泛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的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超能力组合协同运作模式。第四方物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开发市场,第四方物流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包括技术供应链策略、进入市场的能力和项目管理的专业能力。第四方物流企业往往在第三方物流企业内部工作,其思想和策略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实现,以达到为客户服务的目的。二者一般会采用商业合同的方式或者战略联盟的方式展开合作。

(2)方案集成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第四方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运作和管理整个供应链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其自身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综合管理,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客户提供全面的、集成的供应链方案。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第四方物流提供的方案为客户提供服务。第四方物流作为一个枢纽,可以集成多个服务提供商的能力和客户的能力。

(3)行业创新者模型。第四方物流企业为多个行业和客户开发并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以整合整个供应链的职能为重点,将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集成,向上下游的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此时,第四方物流企业的责任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上游第三方物流企业集群和下流客户集群的纽带。行业解决方案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最大的利益。第四方物流企业会通过卓越的运作策略、技术和供应链运作实施来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

第四方物流无论采用哪一种模式,都突破了单纯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局限性,真正做到低成本、高效率、实时运作,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整合。第四方物流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将每一个领域的最佳物流提供商组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最佳物流服务,进而形成最优物流方案或供应链管理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