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从商品来看,从非主流商品拓展到了主流商品。从行业来看,从图书、3C 等扩展到了服装、家居、机械等众多行业。从人群来看,从非主流人群扩展到了主流人群。从地区来看,从大城市延伸到了中小城市和农村,从沿海发达地区扩展到了中西部地区。从交易规模来看,2012年我国网络零售就突破了具有标志性意义的1 万亿元。从模式和机制来看,诸如网络信用体系、大规模定制的商业模式等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从社会经济影响来看,电子商务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价值也逐渐发挥出来。从全球来看,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全面超越欧盟、日本等经济体,在部分领域已经比肩美国。
(一)消费升级、需求驱动、“巨国效应”培育了电子商务发展的沃土
2008年以来,部分发达国家出现了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外贸出口。推动消费升级、拉动内需增长,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同时也为电子商务提供了丰厚的沃土。
中国庞大的人口与网民数量,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在电子商务领域已经显示出了一种显著的“巨国效应”。预计未来15~20年,中国网民人数将超过10亿,约为美国的4 倍。
电子商务也反向释放并满足了大量没有被有效满足的消费需求。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中国网络零售革命:线上购物助推经济增长》研究报告显示:约61%的线上消费取代了线下零售,剩余的39%则是如果没有网络零售就不会产生的新增消费,新增消费的比例在三四线城市甚至达到了57%,如图1-6 所示。
图1-6 网络消费对于消费的新增与替代
(资料来源:麦肯锡《中国网络零售革命:线上购物助推经济增长》2013)
(二)庞大、丰富的中国制造业资源,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800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比高达33%,1900年这一数字降至6%。一个多世纪后的2011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比重又恢复到了19.8%,美国则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第一次失去了制造业全球第一的桂冠。中国各地大量存在的产业集群,相当数量的外贸出口加工企业,甚至于一些行业里存在的过剩产能,都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最为丰厚的沃土。很多制造企业或是直接到网上开店,打造自身品牌,拓展渠道体系,或是为在线零售商供货、代加工,显示出了勃勃生机与活力。
以服装业为例,在2012年很多大中型服装企业库存高、步履维艰的大环境下,服装网购却快速崛起,成为中国网络零售的第一大品类,一大批服装生产加工企业也已经从中受益。电子商务所汇聚的“小品种、多批量、快翻新”的个性化需求,也已经开始倒逼服装业生产方式的柔性化,对于服装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三)巨型互联网商业平台及其生态系统,是推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直接驱动力
当今全球互联网10 强企业中,美国占6 家,中国占4 家,这些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平台型企业。平台企业已经成为新经济增长的引擎,同时也是信息时代最为突出和重要的产业组织形态,并开始实质性地重塑当代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与工业时代以线性、垂直的供应链为主要形态的产业组织方式不同,信息时代的平台模式,是一种以“大平台+小前端+富生态”为原型结构、网状的产业组织方式,今天已经成为现实的“云+端”“共享平台+多元应用”或“大平台+小前端”“基础平台+增值业务”等,即平台模式的典型代表。(www.xing528.com)
从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来看,阿里巴巴、支付宝等平台企业以及京东和当当等具有平台属性的企业,自身就是电子商务服务业的重要主体,它们同时还集成了IT、金融、物流、信用体系、商品体系、咨询、营销等众多服务流程、模块与服务商,在过去10 多年来它们已经成为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最为重要的驱动力。
(四)传统商业体系不完善,是中国电子商务赶超式发展的背景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城乡及东西部经济发展仍不均衡,传统流通业、物流业等商业体系也很不发达。这些相对的不完善、不均衡、不发达,反而为互联网创造新商业价值,也为中国的一整套商业体系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提供了绝好的机会。相比之下,美国现代零售业非常发达,美国企业在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前就已经实现了较高水平的信息化,互联网要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价值,其空间反而相对较小。
从地区来看,尽管与城镇相比,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依然较低,但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和三四线城市里的网络购物反而显示出了巨大潜力。网络零售弥补了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实体零售相对落后的局面,与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同等待遇和机会,实现“无差别消费”。
(五)宽松、灵活、市场化的政策环境,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在政策的基本取向和政策环境营造方面,面对电子商务这一全新事物,过去10 多年来的一个基本经验是,尊重互联网创业者的首创精神,相信和依靠电子商务市场的自我管理与净化能力,秉持“先发展、后管理,在发展中逐步规范”的思路,致力于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对于电子商务领域出现的一些纠纷和问题,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行业自律去引导和规范,而不是全由政府部门进行行政裁决。同时,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出台鼓励性政策。如2008年12月,浙江省工商局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网上市场快速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对于个人网上开店不强制办理执照。2012年,广东省工商局《关于鼓励支持我省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自然人开办网店”,支持创业就业。
总体来看,这种开放、积极、灵活、创新的政策取向,是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电子商务领域的政策基调,一些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甚至明确地提出了对于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要“高看一眼、网开一面”。正是这种务实、前瞻的取向和行动,对于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至为重要的保障和引导作用。
(六)大众创业创新精神,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精神力量
创业和创新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活跃程度的重要标志。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为创业者们所带来的机会,可能是人类社会历史上门槛最低、最大众化、最没有歧视性的创业和经商机会。马云、李彦宏、马化腾、丁磊、陈天桥、刘强东等企业家,在这轮浪潮中体现出了一种推动互联网发展的、强烈的使命感和创新意识,他们自身迅速地实现了过去需要几十年才能实现的商业梦想。但这些著名企业家,也仅仅是这轮创业浪潮中极小的一部分,在他们背后,还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创业者群体。
过去10 多年来,在互联网的促动下,继20 世纪90年代初的下海热潮之后,一轮大规模的集体创业浪潮已经在电子商务领域出现,“到网上开店”成了今天最为普遍化的创业形态之一。千千万万个求发展的中小企业,千千万万个求发展的个人,在电子商务这个全新的领域,用他们的勇气和智慧,展现出了电子商务的无限想象力。在电子商务领域发生的这种海量化的创业创新,是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值得高度肯定和鼓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