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爱的足迹留在张公岭和冯家垭——记冯家村第一书记韩雅丽

爱的足迹留在张公岭和冯家垭——记冯家村第一书记韩雅丽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昼出稼穑夜归家,脚踩泥尘面满灰。青壮谋生走异乡,妇孺留守冯家垭。”恶劣自然环境赐予了张家村一个挥之不去的“穷”字。如此贫穷落后的现状,何时才能得以改变呢?张公岭的山风在呼唤,冯家垭村民在热切的期盼……

爱的足迹留在张公岭和冯家垭——记冯家村第一书记韩雅丽

“昼出稼穑夜归家,脚踩泥尘面满灰。青壮谋生走异乡,妇孺留守冯家垭。”这是昔日广元市利州区赤化镇冯家村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山民们的挣扎、无助和绝望,可谓是“两行清泪流,一把心酸史。

冯家村位于广元市利州区西南边缘地带,平均海拔900 米,幅员14 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487亩,人均耕地0.69 亩,辖4 个村 民小组180 户710人。其中有建档立卡59 户214人户,贫困发生率高达30%。它既是省定贫困村,也是赤化镇最为贫困落后的三个“上山村”之一。

张家村的大地名属于张公岭范畴。此处地不生禾,溪不见鱼,全村被喀斯特地貌覆盖,土地贫瘠,物产欠丰;信息闭塞,道路崎岖;资源缺乏,经济落后”。恶劣自然环境赐予了张家村一个挥之不去的“穷”字。(www.xing528.com)

据考证:此地自古贫穷,青史为证。1800年前的东汉末期,张道陵、张衡、张鲁祖孙三人创建传播五斗米道,沿路设义舍,教人不留余财,把多余的米粮交义舍赈济饥民。岭人饥寒交迫,垂死挣扎,幸得张氏施主五斗米道施舍,于是当地人视三张为恩公,建张公庙祭拜,可谓“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新中国成立后,冯家村虽然经历了土地改革大跃进、人民公社、农业学大寨、消灭自留地包产到户、联产计酬、免交皇粮国税等一系列暴风骤雨式革命和建设,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冯家村依然抱守贫穷,苦熬日月,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贫困生活。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700 元,距贫困“地狱”很近,离奔康“天堂”较远。如此贫穷落后的现状,何时才能得以改变呢?张公岭的山风在呼唤,冯家垭村民在热切的期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