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收缩增长潜力丧失的传统产业部门的同时,大力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一是大幅度压缩完全丧失比较优势、增长潜力枯竭、市场萎缩的传统工业部门。英国、美国、德国的老工业基地就曾经在产业结构转换期压缩了纺织、食品、普通机械等夕阳工业。
二是从供给层面来看,通过构建学习型产业区域,实现要素质量提升和创新驱动,推进产业升级是提高产品附加价值与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老工业基地的内生增长依赖于深入发掘和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与产业基础,充分发挥企业的后发优势,推动原有产业升级,积极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选择适宜技术,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工人队伍和外出就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通过技术引进、模仿与创新,形成与构建学习型产业区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职工与技术人员具有有非正式或隐性的知识和技能资源,务实求真的工作精神,通过集体和协调的学习过程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有利于改善区域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现向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转型。
三是在老工业基地培育产业公地,发展产业集群,进一步获取规模经济与聚集效益,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产业公地是指植根于企业、大学和其他组织之中的研发与制造的基础设施、专业知识、工艺开发能力、工程制造能力等。在产业公地内部,产业与其支撑的基础之间相互依存,产业公地成为经济增长的平台。扩展与培育产业公地、产业集群,对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整体竞争力、经济活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确立市场主体的发展与创新激励
通过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使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与民众的观念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与氛围,改革限制经济增长的制度性障碍,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激发老工业基地的创新潜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把国有企业的激励和治理改革与产业重组、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解除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中的路径依赖制约,盘活与优化存量资产,促进资产重组与产权交易,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进一步发展出口型经济和服务业,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是实现老工业基地“锈带复兴”的重要路径
稳定与扩大出口不仅为老工业基地的结构调整和产能转移拓展了空间,也有利于推动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复兴。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应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要,推动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贸易、投资与产能合作,充分放大自身的比较优势,解决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
大力发展服务型产业是实现“锈带”工业产业布局合理的重要举措。随着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制造业劳动力相对过剩。只有大力发展教育科研、金融、贸易、交通物流、信息服务、旅游、医疗等服务业,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才不至于出现技术工人和人口大量外流,为老工业基地提供稳定的人口和市场基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实现产融结合与创新发展,对于构建学习型产业区域,培育产业公地,发展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发展资本市场实现资本与劳动力要素在产业区域的有效结合,能够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老工业基地可以充分利用国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性机遇,发行面向混合所有制企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优化存量资本配置,构建与强化面向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投资业生态系统,形成行之有效的地方性资本市场。(www.xing528.com)
4.发挥政府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产业升级中的引导与推动作用
各级政府需要制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与氛围,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鼓励外来资本与人才流入,强化与构建学习型区域与产业公地。应通过促进产业互动、加强产业后向与前向联动,推动产业的专业化与多元化发展的方式扶持与优化产业集群。通过支持参与者之间的信任建设,为产业联动与合作提供支持,促进产品、工艺流程与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学习型区域的形成。政府引导和市场竞争的有效结合,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成功转型的重要保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才培养与自由流动。计划经济时期建成的国有企业承担了广泛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福利责任,对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要打破这一制度惯性,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兼顾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使用劳动要素,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构建学习型区域,通过集体和协调的学习过程提高创新能力;培育产业公地,发展产业集群,实现与收获聚集效益与知识的外溢效应,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改革,依靠市场主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推动装备制造业及其他优势产业搭建全球市场网络,获取全球化收益。积极转变老工业基地的政府职能,完善社保体系,促进人口流动。通过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的禀赋条件和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全可以走上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注释】
[1]国家统计局在2010年以后的就业人员是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及历年劳动力调查资料推算的,统计数据口径的调整导致年劳动力相比与年有比较大的提高,导致2010年的相关测算数据与实际增长数据存在较大差距,因为这并不影响本文整体的分析,文章中并没有对就业数据进行调整。
[2]其中,1990年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第三产业劳动占比出现相对下降,导致其转型升级效应为负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