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如前所述,在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在自发的市场竞争秩序中,通过企业对超额利润的追求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们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就在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破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障碍。首先,我们应当进行要素资源市场化的改革,按照谁出高价谁得到的原则,在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使要素资源由低效的部门流向高效的部门,实现优化配置。同时,对于那些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消耗的领域,还应当征收适当的环境税和资源税,使外部成本内部化,通过税收的杠杆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这样,那些“三高一低”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那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新兴产业就能更好地发展起来,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其次,我们应当进行投资体制的改革,使政府的投资仅限于那些市场失灵的社会公共产品领域、自然垄断行业以及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行业,而在一般的竞争性领域则要退出,让独立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导下进行投资,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2.对国有企业进行根本性的重组和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又提出要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实际上这两种提法是自相矛盾的。国有企业具有产权关系模糊、经营机制落后的特点,要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就必然要求国家给它们吃各种偏饭,可以垄断市场的机会,廉价地得到要素资源,还要享受各种的补贴,从而才能生存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就无法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而市场要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国有企业就要与其他企业进行平等的竞争,不能享受任何的特权,它们就必然竞争不过其他企业,就无法发挥主导作用和做大做强。因此,为了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根本性的重组和改革。一方面国有企业要从一般竞争性的领域退出,投入到那些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型的领域,解决那些市场无法解决同时又是经济社会正常发展需要解决的事情。另一方面要对留在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实行改制,引入社会资本,变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在股东大会的基础上建立董事会,然后由董事会向职业经理人市场公开招聘管理人员,建立起规范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国家对国有企业由管资产为主转变到管资本为主,不再过多地干预企业的运营,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经济主体障碍。
3.使民营企业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体。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面对未来的很大不确定性,需要敏锐地捕捉市场的信息,需要很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需要灵活地经营管理机制,而这些只有民营企业才具备。一个民营企业不发达的国家,不可能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很难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国内来看,那些民营企业发达的地区,像浙江、广东、江苏等,也是经济发展较快、就业充分、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的地区,而东三省、河北、山西等这些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就业不充分、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地区,也是民营企业不发达、国有企业包袱很重的地区。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不再用传统意识形态的眼光看待民营企业的发展。同时,要通过改革消除各种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出台有关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并使之得到有效的落实,从各方面为其发展创造平等的条件。
4.积极地转变政府职能,有效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的职能不在于控制大量的社会资源,对经济活动进行各种的干预,与民争利,而在于要向社会提供各种公共产品,解决各种市场失灵的问题。首先,政府要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要有效地保护人们的产权尤其是知识产权。进行创新总是要面临各种的不确定性,要提高人们创新的积极性,就必须使人们能够通过成功的创新获得超额利润,从而就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其次,政府还要投入资源用于基础科学的研究,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这些领域往往是投入大、周期长,同时外部性大的,企业无力承担也不愿承担,因此需要政府组织开展。对于政府在产业发展的规划方面是存在争议的,但是通过实践证明并且得到理论界较多共识的是,政府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应当慎重,只是限于大的发展方向,而不是具体的发展方向,更不是具体的投资项目。政府要做的不是对具体的项目进行鉴定然后予以各种的财政补贴以及贴息贷款,这往往导致企业进行骗补的现象,并且反而使产业结构更加恶化,而是要采取统一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即对政府支持发展的产业减免税费。政府转变职能还表现在要进行简政放权的改革,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实行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降低企业的成本,使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创新和创业,这样才能使经济发展保持应有的活力,才能使产业结构得到不断的优化。(www.xing528.com)
5.完善税制。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初步规范了中央和地方的税制关系,为规范政府的行为,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我们的税制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还需要进行改革。首先是要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使两者相匹配。目前我们地方政府的事权过多,而财权过少,因此在发展经济方面,尤其是发展产值大、利税高的重化工业方面积极性很高,从而使这些行业过度地发展。同时,把土地出让所得作为地方政府的主要一块收入来源,使得房地产行业得到过度的发展,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因此,要通过完善分税制改革,使地方政府工作的重心由GDP增长转向为社会提供各种的公共服务。其次,要使全国统一的市场能够形成,使市场能够更好地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必须把关于产业的税收即营业税和增值税等变为中央的税种,而地方政府的收入主要依靠各种的财产税以及所得税。由地方政府征收营业税以及分享增值税,会促使地方政府为了取得更多的收入而片面发展一些行业尤其是“三高一低”的行业,从而造成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对产业发展产生反向调节的作用。
6.完善金融市场。要更好地发挥金融市场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首先要使各种所有制的银行都充分发展起来,尤其要促进民营银行的发展。发展民营银行一方面可以使民间的资本有更多的投资渠道,使资本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而不是集中在房地产等投机性的领域,另一方面可以使民营企业尤其是广大的小微企业更容易得到贷款,它们的贷款小,抵押少,难以从大银行那里得到贷款,需要大量的中小银行为其提供服务。其次还要对国有的银行进行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使其成为股权多元化和治理规范的现代银行,可以自主地开展经营活动,有效地进行利益约束和风险控制。在资本市场领域,我们也要进行市场化的改革,把行政色彩很浓的审核制改为面向市场的注册制,同时还要大力地发展创业板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使资本市场可以充分地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使进行创业和创新的企业以及个人可以更好地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可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成果的市场化,从而使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升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