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文件及时更新与完善

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文件及时更新与完善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涉及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文件,应进行及时更改与完善。

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文件及时更新与完善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休哈特的专著《工业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将质量与经济联系在一起,此后,质量成本管理逐步发展为一门新的学科,即质量管理向成本领域延伸而形成的一门管理学科。质量成本管理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知名质量管理专家费根保姆博士提出,他把质量成本划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质量成本是企业管理的经济表现,是衡量体系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对质量成本的管理有利于控制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掌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拓宽成本管理的道路。在ISO9004:2000第8.2.1.4“财务测量”规定:

管理者应当考虑将与过程有关的数据转换为财务方面的信息,以便提供对过程的可比较的测量并促进组织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财务测量可包括如下方面。

♦预防和鉴定成本的分析;

♦不合格成本的分析;

♦内部和外部故障成本的分析;

♦寿命周期成本的分析。

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一般程序如下。

1.加强质量成本宣传与教育培训工作

质量成本对大多数员工来说是一个新课题,而在推行时涉及很多部门与人员,因此,必须加强对公司所有员工包括各级管理者和最高管理者系统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并进行考核。

2.建立质量成本管理体系文件

包括:

(1)组织结构的设立与各职能部门(工作岗位)的质量成本职责。

(2)质量成本归集的内容,应具体落实到各成本与费用。

(3)质量成本管理的程序与方法,应遵循“PDCA”的方法。

(4)实施质量成本管理所需的记录表格及统计表、报告等。(www.xing528.com)

3.编制质量成本计划和质量成本目标

质量成本计划是指为达到适宜的质量成本而策划的各种措施与方法。质量成本目标应与企业的质量目标相一致,并分解到各相关职能部门与层级(包括各岗位)。质量成本目标应包括质量成本项目内容、目标值、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考核人及考核频率等内容。

4.质量成本管理具体措施的实施

各部门包括最高管理层及技术工艺部应严格按照质量计划与质量目标提高企业的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尽可能降低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成本,加强对质量成本的控制。

5.质量成本检查与考核

在质量成本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应加强对各部门的检查与考核,不仅仅是在月末进行考核,在日常工作中应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地对质量成本进行测量与监视。

6.质量成本的记录统计以及核算

应规定每月为质量成本的核算期,各部门或质管部每月月末对本月的质量成本进行统计、核算。

7.编制质量成本报告进行质量成本分析

采用报表式、图表式、陈述式或综合式等形式编写质量成本报告,并通过对质量成本总额、质量成本构成和质量成本科目与其他基数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质量成本趋势分析,并上报企业的最高管理者。

8.质量成本改进

管理者应根据质量成本报告和分析,对没有达到质量成本管理目标的相应采取措施,对已达到质量成本管理目标的进行归纳总结,并形成文件规定或管理模式。对涉及质量成本管理体系的文件,应进行及时更改与完善。

供应链质量成本研究,涉及供应链上、中、下游不同企业的产品质量数据,对于优化供应链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企业质量成本是指一个企业内为了保证质量合格而发生的费用,一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四项具体成本。而供应链是一个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及客户等组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上的任一企业都是一个节点,节点企业和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和供给关系。不同企业组成的供应链要保证成本最低、效益最高。考虑供应链质量成本时,应该将供应链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与单个企业相比:单个企业质量成本数据收集核算主要是在企业可以提供的完全质量信息基础上进行的,而供应链质量成本主要是在不同节点企业提供的不完全质量信息基础上进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