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质量控制策略的相关活动大多是在非合作博弈环境下进行的。非合作博弈理论探讨的是,当相关个体均知道他们的质量控制活动相互影响且均在决策中考虑其他个体时的单一个体的决策过程。各企业质量控制活动的动态博弈过程是单一个体决策的交互过程,其中每一个体的行为均具有目的性,且每一个个体的“战略决策(Strategic Decision)”均对其他个体产生影响。非合作环境下的供应链各企业主要关注自身企业的利润,而不太关注供应链整体的利润和其他企业的利润。因此,通常情形下,非合作环境下的供应链各企业期望通过单方面的质量控制与协调措施的实施改善并提高自身的利润。然而,非合作环境下,基于供应链各企业自身利润与供应链整体利润紧密相连,是供应链整体利润的一部分,为此,各企业的供应链质量控制研究必然建立在供应链各企业质量协调互动的基础上进行。
供应链质量控制活动的非合作博弈环境指各企业独立确定自身的质量相关决策,以实现自身利润和利益最大化的供应链运作和管理环境,供应链质量控制相关活动主要是各企业基于产品质量相关条款的竞争活动。非合作环境下各企业的供应链质量控制活动是指各企业单纯建立在自身企业利益竞争基础上的供应链质量控制相关决策和活动。非合作环境下,供应链各企业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相关质量条款展开竞争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非合作环境下供应链质量控制相关活动的已有研究大多采用非合作博弈理论(Non-cooperative Game Theory)以及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 Theory)。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主要建立在优化理论的基础上,而现阶段的委托-代理理论大多建立在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基础上。
非合作环境下供应链质量控制相关活动关注的重点是供应链运作环境下围绕单一企业内部,基于产品质量的内部故障(Internal Fault)和外部故障(External Fault)以及与二者相关联的决策和活动。学者们主要对产品内部故障及外部故障下的产品定价、最小订购数量、退货、数量弹性、分配方式、提前期及产品质量控制等问题进行研究。非合作环境下各企业供应链质量控制相关研究主要考虑由制造商和买方两个主体构成的两阶段供应链。
内部故障(即内部故障成本,又称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在出厂前(销售给客户前)由于发生品质缺陷而造成的损失,以及为处理品质缺陷所发生的费用之和,如废品损失、返工损失、停工损失、产量损失等。内部故障成本一般与企业的废、次品数量成正比。内部故障成本是企业质量成本以及供应链质量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供应链环境下,内部故障成本与供应链内部各企业的检验活动以及检验过程中不合格品的相关处理相联系。所以,内部故障成本是联系供应链各企业质量控制相关活动的重要且直接的桥梁。
外部故障(即外部故障成本,又称外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售出给客户后因质量问题而产生的一切损失和费用,如图5-3所示。外部故障成本主要包括质量异议赔偿、产品折价损失、质量信誉损失等。在供应链环境下,外部故障成本与供应链最终产品中的不合格品的相关处理相联系。所以,外部故障成本同样是联系供应链各企业质量控制相关活动的重要且直接的桥梁。(www.xing528.com)
图5-3 供应链质量故障示意图
供应链质量控制策略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生产和检验策略的制定,重点讨论供应商以及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不完全受控的情况下,供应链双方的生产和检验策略选择以及互动过程,并确定最优质量控制策略。
关于最优质量控制策略的研究主要包括两种:买方不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加工和买方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加工。买方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是否进行加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结构,不同的产品结构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控制策略,不同的控制策略达到的控制效果是不同的,产品结构在从模块式到集成式的渐变过程中,需要考虑内部惩罚、抽检比例等指标的变化,如果不加区分地对不同的产品结构应用同样的策略,控制手段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将受到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