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供应链质量控制的对象

优化供应链质量控制的对象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供应链质量控制的对象是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质量的不确定性。正是由于质量不确定的存在,企业或供应链才需要运用控制技术和方法分析其不确定性,并将质量水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第三阶段即为供应链环境下的质量控制与研究。现阶段,单一企业内部的策略选择不确定已能够有效控制,而供应链环境下策略质量不确定尚未给予充分重视和提供有效的控制手段。

优化供应链质量控制的对象

供应链质量控制的对象是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质量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Uncertainty)在经济学里是与风险管理相关的概念,是指经济主体对于未来的经济状况尤其是收益与损失的分布范围以及状态不能确知。质量不确定性就是指事先不能准确知道某个质量事件或某种质量决策的结果。或者说,只要质量事件或质量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质量不确定性。质量不确定(Quality Uncertainty)是质量控制的原因,生产线的质量控制、单一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和供应链环境下的质量控制都是这样。正是由于质量不确定的存在,企业或供应链才需要运用控制技术和方法分析其不确定性,并将质量水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质量不确定的来源通常分为两类:随机不确定和人为不确定。随机质量不确定指产品质量水平的不确定,是由生产过程中的客观因素产生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运作过程中机器运行的不稳定、由于个人的无意识行为而产生的产品质量波动以及由众多人员的无意识行为而产生的产品质量波动等。随机不确定是无法避免的,然而随机不确定却可以通过人类有意识的行为加以控制或减弱。

与随机质量不确定相对的是人为质量不确定,即策略质量不确定。策略质量不确定指产品的质量水平是由生产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产生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人员由于行为的不可观测和信息的不对称而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造成的产品质量波动,以及不同企业之间由于行为的不可观测和信息的不对称而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造成的产品质量波动等。前一种因素指单一企业内部的人为因素,可以通过监测系统的不断改善和激励机制的长期推动而加以有效控制和避免;而后一种因素指供应链环境下的人为因素,由于供应链结构是多主体结构且供应链环境难以有效改善,现阶段尚未存在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控制。

质量控制过程中的质量不确定研究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如图5-2所示。第一个阶段[图5-2(a)],质量不确定的根源是随机质量的不确定性,研究学者通过运用质量统计方法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第二个阶段[图5-2(b)],质量不确定的根源包括随机质量不确定和基于利益冲突的策略质量不确定两个方面,但各主体的利益冲突造成的策略互动仅为质量统计过程中的调节因素,研究学者将博弈思想应用于质量控制领域;第三个阶段[图5-2(c)],质量不确定的根源包括随机质量不确定和基于利益冲突的策略质量不确定两个方面,且利益冲突下的策略互动已上升到重要地位,研究学者运用较为精细的博弈理论研究质量控制过程。第三阶段即为供应链环境下的质量控制与研究。

978-7-111-54718-1-Chapter05-4.jpg(www.xing528.com)

图5-2 供应链环境下质量不确定研究的三个阶段

综上所述,供应链环境下的质量不确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随机质量不确定和策略质量不确定。随机质量不确定指由运作过程中的客观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是传统的基于单一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统计质量控制关注的重点。策略不确定指由运作过程中的人为因素造成的不确定。单一企业内部和供应链环境下均存在策略质量不确定。现阶段,单一企业内部的策略选择不确定已能够有效控制,而供应链环境下策略质量不确定尚未给予充分重视和提供有效的控制手段。

另外,供应链企业在进行外部环境分析时,要充分考虑质量等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战略不确定性。战略不确定性常指对企业的战略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不确定性,是对企业生死攸关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趋利避害。一方面,企业应该对可能造成严重伤害的不确定性设法化解与超越,力争把损失减到最小;另一方面,企业应该把握、利用甚或刻意创造不确定性,以期获得重大的战略机遇,实现战略性赶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