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产品并没有量化的标准,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消费者是否需求强烈,是检验产品好坏的重要标准。早在1954年,管理大师德鲁克就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中曾说过:
企业认为自己的产品是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它对于企业的未来、成败也不是那么的重要。顾客认为他买的是什么以及他心中的“价值”是什么,这才是最关键的。这也将决定一家企业会是什么样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什么以及企业会不会成功。
在卖方市场的年代,亨利·福特创立了福特汽车,那时他觉得产量最重要,不求个性化,所以所有的汽车都是黑色的。但随着消费的主动权渐渐转移到消费者手中,消费者的需求开始呈现出多样化,人们更加需要五颜六色的汽车。
这时,有人便建议亨利·福特把汽车涂成别的颜色,说汽车可以卖白的、黄的、红的,对此,亨利·福特嗤之以鼻,说没有人会需要黑色以外的轿车。结果后来被通用捷足先登,蚕食了市场,亨利·福特对此后悔不已,反省后开始生产各种颜色、各种类型的汽车,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与福特汽车恰巧相反的是日本的伊藤洋华堂。伊藤洋华堂于1920年创立,是日本主要的零售企业,在日本全国各地经营百货公司,在中国多个城市包括成都、北京等也有零售业务。
在伊藤洋华堂刚刚入驻成都时,为了能够了解成都消费者的需求,三枝富博和下属做了一系列的市场调查,而在他们看来这还远远不够。于是他们便亲自登门,到普通的市民家中,了解每一家的冰箱与柜子,都放了些什么产品,甚至还曾动手翻捡过垃圾桶,就为了解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都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当店铺正式营业后,了解顾客需求的方式就变得更为直接了,伊藤洋华堂的员工会直接问顾客有什么不满之处,并且将这些不满之处都收集起来,然后注意改进,从停车到商品,再到服务,只要是顾客有所需求,伊藤洋华堂都会做出调整。
在这样的努力下,许多消费者都喜欢到伊藤洋华堂消费,因为伊藤洋华堂“懂”他们。企业运作的零售业是如此,实体店的经营也该如此。不管是产品销售,还是服务提供,都应该将顾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
史玉柱在研发《征途》游戏时,是一个完全没有游戏开发经验的菜鸟,除了玩游戏,他什么也不懂。为了了解到用户的需求点,他用了一个最笨的方法,那就是找潜在的游戏玩家聊天,在聊天的过程当中,将玩家的心思研究透。
史玉柱与不下2000个玩家聊过天,每天至少花费两个小时在聊天上,就算一天平均聊10个小时,也需要400多天才能够完成这项浩大的工作。事实证明,史玉柱的力气没有白费,在与这2000多个玩家聊天的过程当中,他清晰地掌握了玩家在玩游戏时所产生的种种小情绪,并将这些都投入到了《征途》游戏中,使之成为游戏最吸引人之处,让玩家的种种情绪有了合适的载体,以及释放的渠道。
花费大把的精力对顾客进行研究,是史玉柱从“三大战役”的失败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从那以后,史玉柱就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谁消费他的产品,他就要把那个人研究透,若是有一天研究不透,都会令他感到痛苦。
用户的需求,不会摆在我们眼前等我们去发现,需要我们用心地去研究顾客的心理,通过与顾客沟通、观察等形式,感悟顾客的真实需求,从而提炼出商品的卖点。
顾客的需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显性需求,另一种为隐性需求。
显性需求就是顾客的基本需求,这种需求有针对性,顾客可以明确地感觉到,并且准确地表达出来。例如:顾客感到口渴时,我们为顾客提供了饮料,就是满足了顾客的显性需求,只是这种满足并不能为经营者带来太多的附加值,但是如果顾客的显性需求不能得到满足,顾客会因此而产生抱怨。
那顾客的隐性需求是什么呢?还是顾客口渴的例子,我们不但为顾客提供了饮品,还伴着饮品免费提供了一些小点心给顾客,本来顾客只想解决口渴的问题,即便得不到小点心也不会抱怨,但意外得到了,这就超出了原本的期望值,潜在需求得到了满足,这会让顾客感到很兴奋。
可以说,顾客的显性需求是显而易见的,而隐性需求则需要经营者通过关注顾客,从顾客细微的动作中发掘。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五方面:(www.xing528.com)
第一,我们要学会观察顾客,从顾客在消费的过程中遇到的麻烦、不便入手,从而思考怎样为顾客提供解决的方案,使自己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更加快捷、方便。
第二,我们要融入顾客当中,倾听顾客的抱怨和需求,了解他们渴望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第三,将自己视作消费者,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模拟消费者的生活习惯,从中找到顾客的潜在需求。
第四,邀请顾客参与到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当中,在顾客参与的过程中,捕捉他们对产品与服务的诉求。
第五,根据调研的过程,尽快做出一个产品或服务的模型,然后进行小范围的试用,并及时解决和完善发现的问题。
与网店不同的是,实体店的经营者要直接面对顾客,需要跟顾客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才能够促成交易成功,因此,7-Eleven的创始人兼CEO玲木敏文先生认为在揣摩顾客心理,捕捉消费者的需求时,要做更多换位思考,多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仅仅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当然地对顾客的需求进行判断。
在日本整体经济环境都不太景气的时候,7-Eleven负责产品研发的人员,提出了推出低价饭团的建议。因为产品研发员认为,在不景气的经济环境下,消费者更倾向于低价饭团。而经营者玲木敏文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不管经济环境如何不景气,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动机都不会只停留在“价格更便宜”上,消费者更在乎的是产品的新价值。换句话说,消费者需要的是能够给他们带来美好体验的产品。
所以,在2001年,7-Eleven推出了“黄金鲑鱼饭团”和“鲑鱼籽饭团”,分别售价160日元和170日元。这个定价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着实不低,要知道麦当劳一个汉堡只卖65日元,吉野家的牛肉饭280元一碗,而7-Eleven一个饭团就要卖到160日元。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些“高端饭团”销量反而很好。
7-Eleven负责产品研发的人员就是典型的以过去成功的经验为基础,自以为是地在“为顾客着想”,但事实上并没有从更深层次去挖掘消费者的需求。作为店铺的经营者,不能轻易被时代的大趋势打乱步伐,也不要形成没有必要的“专家思维”,只需要单纯地站在顾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就好。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消费者存在5种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现在大部分实体店还停留在满足顾客需求的阶段,即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而事实上,顾客的需求却不是单一的,有时候我们还需要在顾客自身还没有意识的时候,创造出需求,让顾客意识到自身的需求。
TRIBE是一家有机餐厅,顾名思义,这家餐厅绝大多数的食材都是有机的、健康的,并经过有机认证的。并且,在烹调方式上,讲究少盐、少油,用烘烤代替油炸。
为了让顾客更加了解有机食物的好处,经营者在菜单上也下了一番功夫。菜单上每道菜下面都有一行缩写的字母和图标,“++”代表富含维生素,“V”代表素食,“VV”代表纯素,“F”代表富含纤维素,“GF”代表不含麸质……
顾客不但能够了解到自己在一餐中可以摄取到多少营养,还能够了解到不少关于营养方面的知识,尤其是那些有过敏史,或者是素食主义者的顾客,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美食。
虽然TRIBE的人均消费要一百多元,但是依旧不乏追随者。起初,人们只认为吃饭是刚需,只要吃饱吃好就可以,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更,食品安全问题日渐被大众所重视,所以TRIBE的经营者意识到,人们对饮食的需求,不应该仅限于吃饱吃好上,绿色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将餐厅定位为“有机餐厅”,并通过菜单、宣传等手段,向顾客传达出“要吃得健康”这个概念,这一概念也正好与消费者当下的心境相符合,不但解决了顾客“好吃”的需求,还为顾客创造出更高层次的需求,即生活品位和饮食习惯方面的体验。
在实体店经营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哪个行业,想要生产出好的产品,或是好的服务,都应该将顾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尊重顾客的选择,满足顾客不同层次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