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襄阳打造友好城市交流基地,共享历史文化优势

襄阳打造友好城市交流基地,共享历史文化优势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目前,襄阳已与国外20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这些友好城市不仅是襄阳经济贸易的合作伙伴,也将成为城市对外人文交流与传播的基地。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是在友好城市中创建人文交流与传播基地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襄阳打造友好城市交流基地,共享历史文化优势

在政府推动下,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城市掀开了与世界各地城市建立友好城市的高潮。一方面,友好城市成为我国对外人文交流与传播的成果;另一方面,友好城市的建立也为我国对外人文交流与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襄阳要认真研究如何发挥友好城市在对外人文交流与传播中的作用,并把友好城市建设成对外人文交流与传播的基地,同时政府还要为对外人文交流与传播搭建平台,并与民间携手同台“唱戏”。

1.创建基地

依托友好城市,并把它创建成为对外人文交流与传播的基地,是襄阳对外人文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襄阳市委、市政府对外交流工作迈出新步伐。2015年,襄阳市党政主要领导分别带队出访了波兰、俄罗斯、韩国日本、泰国、柬埔寨等国,开展了多项经济文化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并与波兰卢布林市、柬埔寨茶胶省签署了友好城市(友好关系城市)相关协议。截至目前,襄阳已与国外20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这些友好城市不仅是襄阳经济贸易的合作伙伴,也将成为城市对外人文交流与传播的基地。从我国友好城市建立过程来看,在初建阶段历史文化因素作用显著。据有关资料显示:1973年至1992年,有57座历史文化名城建立友好城市,占此阶段全部友好城市的46%,占全部地级及以上历史文化名城的69%;1993年至2004年,有17座历史文化名城建立友好城市,占此阶段全部友好城市的22%,占全部地级及以上历史文化城的20%;2005年至2011年,有4座历史文化名城建立友好城市,占此阶段全部友好城市的9%,占全部地级及以上历史文化名城的5%。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是在友好城市中创建人文交流与传播基地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随着友好城市关系的稳定和城市发展,经济因素在友好城市发展中越来越重要,但巩固和发展友好城市关系仍然离不开城市间的人文交流与传播。

2.搭建平台(www.xing528.com)

政府是友好城市建立的主导者,同时也是对外人文交流与传播的规划和决策者、引导和推动者。政府为对外人文交流与传播搭建平台,能够更加广泛地吸引民间组织参与。“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友好城市间开展人文交流与传播需要民间层面的人员来往、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才能促进友好城市关系健康发展。在友好城市的双边人文交流中,由于两城的社会制度、人文历史、意识形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会有很多不匹配的东西,如动力不匹配、执行主体不匹配、期望不匹配等,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协商并根据双方的意愿和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安排和规划,签订合作协议。只有根据不同的友好城市特点,搭建相应的人文交流与传播平台,才能让更多的民间组织、专业组织在人文交流与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人员交流是重要的平台,人即媒介、人即讯息。人是对外传播的媒介,主要包括入境而来的亲历襄阳的外国人和出境而去的直接将襄阳形象带到外国公众面前的襄阳人。人员交流增多了,就有了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人文交流与传播的项目就产生了。有了项目就能形成长效机制,对外人文交流与传播就形成常态。

3.同台唱戏

友好城市既是对外人文交流的基地,同时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表演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的表演者,不只是政府官员,更多的应当是民众。政府官员的参与和倡导对人文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拓展人文交流,深化合作内涵,加深两城人民对彼此生活方式的了解和沟通。但民众的广泛参与更加接地气,能够沟通民众思想,实现情感的融合。友好城市间开展人文交流,不仅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民间组织的主体作用,逐步形成政府、民间同台唱戏的局面。随着友好城市关系的逐步发展,政府应逐步从前台退到幕后,集中精力搞好顶层设计,处理资源分配,让社会团体、教育机构、民间组织逐步成为人文交流与传播的前台主角。政府可通过设立对外人文交流基金等形式,资助学校、民间组织、文化团体等开展经常性人文交流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