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是古希腊最强大的城邦之一,斯巴达人非常重视军事,教育以军事为主,因其英勇善战而闻名于世。历史上,斯巴达人通过战争打败了最为强大的雅典和其他希腊城邦。与斯巴达城相似,襄阳也是一座因军事而兴、因战争而闻名的城市,自春秋战国以来,曾发生过大小战役200多次。最为世人所熟知的莫过于宋元襄阳之战,它牢固奠定了隔江相望的襄阳和樊城在我国乃至世界上的军事重镇地位。
咸淳三年(1267)十一月,南宋降将刘整向忽必烈进献“攻宋方略,宜先从事襄阳”,“先攻襄阳,撤其捍蔽”,南宋“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下也”。这场可歌可泣的围城之战持续了6年——从南宋咸淳三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以咸淳九年(1273)吕文焕力竭降元,襄阳陷落而告终。宋元襄阳之战中,宋军巧妙地应用了襄阳城的地形优势,成功地阻止了元军投石兵器的猛烈攻击。然而,蒙古人找到了阿拉伯的兵器专家,改进了投石兵器的攻击距离和准确率,顺利攻下了樊城,襄阳苦于后无援兵、内无粮草,宣布投降。襄阳之战是元朝统治者攻灭南宋、统一中国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
宋元襄阳之战留下了蔚为壮观的军事攻防体系文化景观。襄阳古城东北有汉水为天堑、西南有岘山作为天然屏障,加上城防自身的设施,易守难攻。这一攻防军事体系在宋元襄阳之战中被蒙古人进一步完善:元军在汉江以北、以东的鹿门山建筑了鹿门堡,后来又设置了牛首、安阳、古城、红崖、白河、沙河、渔兰、新城、淳河、滚河等十城,再加上邓、鄾二城,号称“十二连城”,围困襄阳和樊城。此外,还在襄阳城西的万山筑了万山堡,在襄阳和樊城之间的东西汉江里,筑造了东敌台、西敌台,在襄阳城外沿百丈山(白鹤山)修筑了白鹤堡,以堡垒为锁,以襄阳城外的土墙“长围”为链,以“一字城”为支点,形成了困死襄阳的十分严密的进攻工程系统。(www.xing528.com)
以汉水和襄阳古城为核心的襄阳军事攻防体系是汉江军事防御体系(包括汉水流域的古城池、古寨堡以及楚长城系列的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水流域保存较好的上津古城、襄阳古城、荆州古城、富水古城等古城池,南漳荆山山脉的山寨群和号称“中国长城之父”的楚长城(西起湖北十堰竹山,跨越汉水流域至襄阳老河口、河南邓州,过内乡、南召、方城、鲁山、叶县,跨越沙河达泌阳、舞阳,总长500余公里,分西线、北线和东线三部分,呈“∩”形轮廓),可以联合起来开发军事文化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