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商务部、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2015—2020年)》,规划确定了37个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和66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襄阳凭借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入选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
1.物流通道不断改善
目前,依托一条汉江、两个机场、三条铁路和“十”字形道路网以及石油和天然气管线等交通基础设施,襄阳市已基本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相融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的交通枢纽优势逐步确立。2015年底,全市普通公路通车里程2.6万公里,公路密度为131.84公里/百平方公里;襄阳市是全国“八纵八横”铁路运输网络的重要枢纽城市,襄北货运编组站是全国13个特大编组站之一;域内汉江穿城而过,常年通航500吨级驳船和2000吨级船队;刘集机场正在进行4D级改造,完成后将增开多条航线,建设一类航空口岸、区域性门户机场。
2.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2011年12月7日,襄阳市出台了《关于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重点物流项目和物流企业扶持、优化物流业发展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和行业管理、保障建设用地、加强财税和金融支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信息化建设、扩大物流领域对外开放、加快人才培养、加强组织保障等11个方面提出了37条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3.物流业规模和效益逐步提高
据测算,全市社会物流总额从2010年的4132亿元增长到2015年(下同)的11730亿元,年均增幅23.2%,单位国民生产总值(2015年为3400亿元)的物流需求系数由2.69增加到3.45;物流产业增加值由133亿元增长到450亿元,年均增幅27.6%,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8.65%增长到13.24%;社会物流总费用由276亿元增加到53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7.8%降为15.59%。(www.xing528.com)
4.物流集聚区基本形成且辐射范围逐步扩展
“十二五”期间襄阳完成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投资65.05亿元,其中2015年完成交通物流基础设施投资4.85亿元,超计划(4.71亿元)2.97%。纳入全省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的7个项目,即襄阳物流信息中心、襄阳汽车产业物流园、襄阳乾通物流中心、宜城天兴物流中心、枣阳百盟商贸物流中心、老河口大通综合物流中心、南漳吉美家综合物流中心,已经全部开工建设,襄阳物流集聚区基本形成且辐射范围逐步扩展。
5.物流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且区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A级物流企业覆盖面不断扩大:2011年,襄阳实现A级物流企业“零”的突破;2014年,襄阳填补了5A级物流企业的空白。截至2015年底,襄阳共有2A级以上物流企业44家(其中:5A级1家、4A级25家、3A级13家、2A级5家)。
6.物流信息化建设加速推进
襄阳市商务局和物流发展局等部门正积极筹划襄阳市物流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由专业科技公司研发或由企业自主研发的物流信息化操作系统,如GPS现代物流联盟信息平台、索易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等项目已在部分物流龙头企业使用并初见成效;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物流信息客户端、海关通关监管系统等已投入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