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引领下的新产业的衍生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改造是中国引领世界产业创新的基础。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的产业升级和转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G20峰会进一步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产业发展路径。
(一)产业结构导向发展趋势
产业结构竞争力是国家实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中国要引领世界产业发展和产业创新必须具备产业基础和产业条件,包括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集成能力等,同时还要构建包括产业水平、产业深度、产业外延、产业融合和产业管理的产业整体发展体系,提升中国的整体产业实力。在当前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时期,中国必须要加大科研和教育方面的投入,以奠定技术创新的基础,并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建立健全产业创新的金融和制度支撑体系,产业高质量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一方面,以技术创新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中国制造+互联网”取得实质性突破。
另一方面,信息化和工业化相融合,带动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在新的技术革命引导下,围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智慧工程等一批新技术来改造和升级中国的产业体系,提高新产业的比重,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构建信息产业的新业态,打造新技术产业生态圈,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二)基于“走出去”战略的产业结构新调整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高质量发展又提供了一条可选择的路径。这有利于带动产业、资金等资源流向中西部地区,促进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加强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联动性。在“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大力推进的有利契机,加强区域间合作,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促进中国区域产业平衡发展,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其次,“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加快了公共物品的对外输出,转移了国内过剩的产能,同时加快了中国中低端产业的向外转移,提升了中国产业结构的整体国际化水平。“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区产业布局的基础是通道的联通,加强各地区经济平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背景下交通运输类、基建相关产业、装备制造业、能源建设产业将面临较大发展机遇,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各地区可根据自身优势,加强地区间合作协调,优化产业链布局。(www.xing528.com)
最后,“一带一路”明确提出在亚投行指导下开展金融领域和投资领域的深化合作,为中国对外投资和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制度背景。“一带一路”提出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助力高质量发展。
(三)健全产业创新制度和政策支撑
以创新驱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健全产业创新制度和政策约束。金融制度和产业政策是产业创新的重要支撑。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为产业创新提供重要的金融资金支撑,大力发展中国风险投资,大力发展证券市场,降低高科技企业上市条件,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作用。建立产业技术创新基金,安排一定的财政债券用于R&D开发投入,提升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含量。建立健全国家产业发展和创新支撑体系,要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持之以恒推进创新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产业创新为重点、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的全面创新,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四)加大技能和创意力度
要坚持技术创新的路径和方向,以技能和创意为先驱,引导中国的产业创新和发展,政府和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和支撑,转变教育和培训方式,加速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同时加快产业生态圈建设,促进产业间融合和协作,提升中国的整体产业实力,实现“量”与“质”协同发展。
中国当前要加大科研资金方面的投入,以新技术革命为依托,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智慧工程等技术为基础,全面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投资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的原始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鼓励企业投入到技术创新中来,给予相关的资金和政策支撑。同时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升整体的人才素质和人才技能水平。改革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以技术创新为指导,培养一大批高新技术人才,为产业创新建立充分的人才储备。鼓励企业加大人才培训,引进国家先进技术和专业人才,加强知识和技术的交流,提升总体的技能水平,尤其是技术创新技能和技术整合技能。还要加速发展创意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投身创意行业和领域,建立专门的创意激励机制,将技术、创意和技能相结合,提升中国的总体产业创新水平。
加快产业生态圈的建设必须要整合生产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平台资源、政府资源等,将产业中的同类及相近企业整合在一起,加快技术溢出和产业融合,在地域内聚集众多的相互依存、相互协作的企业,包括专门从事产前的、产中的、产后的生产企业,横向的和纵向的配套协作企业,龙头的和外围的企业等,形成产业的科研、设计、实验平台和融合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