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激励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目的是引导经济社会的正向发展。从激励程序来看,要对激励过程的各个环节处理恰当。有效的激励机制高度依赖于从激励政策的制定、执行到意见反馈、评估的激励过程。规范激励程序,要秉持问题导向的思维,这对推动激励效果的持续性、常态性具有重要作用。从激励方式来看,对正向激励与严格约束之间的关系要科学平衡。
以情感激励给“引力”,激发“正向发力”效应。人心者,莫关乎情。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事业的成败。忽视对人的激励,很容易造成“不作为”,最终阻碍社会进步。提升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坚持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相结合,既要敢于给规则约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又要善于给予合理化的容错空间。通过情感激励给“引力”,激发“正向发力”效应,全面激发人的创造活力和工作潜能。
以刚性的制度体系保障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转。有效激励的基础和前提是激励必须合法合规,而要达成这一要求,势必要将激励方案的制定、执行、评估等环节硬化为法律约束。
以新兴的信息技术支撑激励机制的科学运行。当下,我们正经历着新一轮的信息革命,新的技术理念为解决制度激励中的信任问题、信息失真问题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比如针对激励对象而言,如何通过区块链的技术构建涉及微观个体的不可篡改、可溯源的信用体系,能解决负向激励的难题。要积极尝试和探索新技术的组合形式和应用模式,建立起完备的激励信息系统管理体系,显著提升制度激励的精确性和科学性。
专栏4-1 制度与激励
宗教和道德哲学多以改变人性为目的,促使人心向善。然而经济学家却认为,人性难以改变,但可以通过制度来改变人们的行为。制度是游戏规则,也是激励机制。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故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如下一则故事就非常生动地说明:制度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很重要。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北美十三州的独立风潮不仅动摇了英国的统治根基,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大问题——英国的罪犯流放到哪里?以前,英国政府把很多犯人都送到北美殖民地,结果省下了一大笔在本土监禁罪犯的开支。
英国植物学家班克斯在考察过澳洲大陆后提议,把罪犯流放到澳大利亚。英国政府采纳了此建议,并于1786年正式公布“澳大利亚是英国犯人的流放地”。1787年,英国政府开始雇用一些船长把一些重刑犯航运到澳大利亚。(www.xing528.com)
船上的条件非常恶劣,有人甚至认为,即使那些贩卖奴隶的船只也没有这么糟糕。结果,很多罪犯都死于途中,而好不容易幸存下来的人在到达时也都形容枯槁,疾病缠身。一名大副说道:“就让这些死鬼下地狱吧,反正老板们已经得到了运送他们的酬金。”英国公众对这些罪犯绝无好感,但认为他们罪不至死。于是,新闻报纸发表社论,要求改善航运条件。宗教人士呼吁船长们应该有人道主义精神,而立法委员们通过了要求改善船上条件的立法。但即使这样,航行中的罪犯死亡率仍然一直高得惊人。直到有一位经济学家给出新建议并被采纳,事情才发生了转机。
什么建议竟然如此神奇?其实建议很简单——英国政府不应该在船只启程时就为所有的罪犯向船长支付运费,而应在到达时才为那些能走出船只的罪犯向船长支付运费。是的,如果在启程时就结清运费,船长们就很少有激励善待这些罪犯。实际上,这样反而激励虐待罪犯。例如,有些船长就把原本要提供给罪犯的食物藏起来,然后通过到岸后卖掉这些食物而获利。但是,如果只有当罪犯活着到岸时,船长们才被支付运费,那么对船长们的激励就发生了变化。以前,船长们能从罪犯的死亡中获利。但现在,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死去的可怜人,都至少有一个真诚的哀悼者”。这些哀悼者就是船长们——如果这些可怜的人还活着,船长们就能得到一笔钱。
1793年,当新的措施付诸实施后,罪犯存活率立即跃升到99%。一名观察者对此评论道:“经济战胜了情感和仁爱。”这个故事表明,不同的激励机制会引发人们不同的反应,从而产生截然不同的激励效果。[3]
【注释】
[1]郭云涛.“五力”通衢:快速提升中国国家竞争力[N].华夏时报,2015-05-21(20).
[2]郭云涛.“五力”通衢:快速提升中国国家竞争力[N].华夏时报,2015-05-21(20).
[3]文嘉.制度与激励[N].今晚报,2019-07-1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