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员信息交流仅限于实时数据查询

成员信息交流仅限于实时数据查询

更新时间:2025-01-0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参与成员对信息的交换仅限于数据查询,没有对数据有验证的需求,那么就不太适合采用区块链技术。在传统的数据库操作中,状态数据往往被定义为一种信息的查询,动作数据往往被定义为一种事务的操作。那么如果参与的成员之间的信息交互仅仅是对状态数据的获取和查询,现有的数据库系统完全可以满足业务上的要求,没有必要再采用区块链技术画蛇添足,使系统更加复杂且令人费解。

如果参与成员对信息的交换仅限于数据查询,没有对数据有验证的需求,那么就不太适合采用区块链技术。类似于我们对天气预报的数据也并不一定那么信赖,但我们由于没有能力去质疑或者验证天气预报的数据,仅能查询参考这些数据。因此,这样的场景是否采用去中心化就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了。

另外,交互的数据是状态数据而不是动作数据。在我们日常的应用中,很多数据是具有不同意义的。状态数据能够描述一个事物目前的情况,动作数据会记录一个个体的行为记录。在传统的数据库操作中,状态数据往往被定义为一种信息的查询,动作数据往往被定义为一种事务的操作。信息的查询只要满足信息的准确性一般就可以满足业务的要求,而事务的操作则更加复杂,需要满足事务的一致性、原子性、甚至有事务回滚的需求。那么区块链更类似于传统数据对事务的日志记录,而相对于传统的数据库日志系统,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更公开透明的系统,并通过一定的数据结构和密码学算法技术保证这个分布式日志系统的数据是沿着时间的维度一直向前,不可被篡改。由于这个“事务日志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的结构,参与的各方就可以相互监督,形成一种博弈的状态。(www.xing528.com)

那么如果参与的成员之间的信息交互仅仅是对状态数据的获取和查询,现有的数据库系统完全可以满足业务上的要求,没有必要再采用区块链技术画蛇添足,使系统更加复杂且令人费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