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古镇绿色发展的资金需求主要涵盖如下三大方面:古镇城镇化建设层面、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层面和绿色经济发展层面。本部分在合理确定预测标准的基础上,预测运河古镇绿色发展资金需求。
(1)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基于绿色发展的要求,运河古镇新型城镇化的资金支出应该包含如下方面:一是经常性支出,包括农民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社会管理成本增加带来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二是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包括教育、医疗、保障房、城市公共交通等公用事业设施带来的财政支出。三是城市因人口规模扩增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包括道路、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功能性设施带来的财政支出。新型城镇化是绿色发展的基础保障,是需要先期持续投入的。
本书对运河古镇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的测算首先梳理了现有的研究(详见表6—1),从中发现学者对于农民市民化的人均成本的估算有一些差异,但有多名学者的研究基本取得了共识,人均投资约为10万—17万元。但鉴于这些学者的估算是2014年前后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布时完成的,当时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测算相对保守,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本书认为古镇新型城镇化应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因而本书以农民市民化人均成本10万—20万元的区间进行估算。
表6—1 国内部分学者对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的研究梳理
(续表)
资料来源:笔者收集整理。
接下来估算运河古镇需要市民化的人口,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到2020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截至2017年,本书调查的18个运河古镇常住人口148.17万人,其中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61.24万人,总体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约41.33%,距离国家新型城镇化目标还差20个百分点。各古镇的城镇化率不尽相同,城镇化率最高的古镇是浙江省嘉兴市长安镇,其次为湖州市南浔镇,均已达到国家新型城镇化目标对城镇化率的要求。山东省济宁市南阳镇、江苏省淮安市蒋坝镇即将达到60%的城镇化率,其余古镇相距60%还有较大距离(表6—2)。
表6—2 运河古镇现有常住人口及城镇化率
(续表)(www.xing528.com)
注:此处的城镇化率是按常住人口核算的城镇化率,根据现有统计数据采用“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比值得出。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7》,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年版。
表6—3 各古镇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7》,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年版”估算。
(2)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资金需求。在京杭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京杭大运河作为运河古镇发展的文化地理基因,是绿色发展无法回避的,因而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是绿色发展的应有之义。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每年就文化遗产保护给予文化遗产地拨款。根据要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费用是指世界文化遗产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用于本遗产地保护管理的经费,一般包括人员开支费用、保护修缮费用、监测管理费用、旅游管理费用、宣传教育费用及学术研究费用等。
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经费总数达83.24亿元,相较2016年增长近33.45亿元。2017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经费均值为7 779.31万元,相较2016年增加2 538万元。2017年京杭大运河总体保护管理经费3.01亿元,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地平均保护管理经费1 075.73万元,低于丝绸之路和长城[2]。若要达到全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经费均值的水平,也就是说每个运河文化遗产地的年度保护费用达到近8 000万元,则本书重点研究的18个运河古镇的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资金需求将超过14.4亿元。
(3)运河古镇旅游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发展底色,绿色经济是指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最小化[3]。本书在运河古镇实地调研中了解到,几乎每个古镇都以发展运河旅游经济作为其重要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当前大运河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2017年大运河游客总量达1.83亿人次,占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总游客量的42%。年游客量在50万以下的遗产地数量最多,占比66.7%。各段排名中,江南运河苏州段的游客量最高,达81 16.71万人次[4]。从业已发布的古镇整体旅游开发计划,包括邵伯运河古镇旅游开发建设项目、扬州市湾头镇玉器特色小镇项目等典型古镇,推算单个运河古镇整体旅游经济开发项目所需资金约50亿—100亿元。本书重点研究的18个运河古镇整体旅游经济开发所需资金量约在900亿—1 800亿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