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单要素进行运河古镇类型划分。根据当前国内外运河古镇发展现状,按不同单项因素标准,可将运河古镇划分出多种不同类型,如依照运河古镇的地理空间分布,可将其划分为港口(码头)型运河古镇、船闸型运河古镇、河流交汇型运河古镇(河流与河流,河流与主要道路)等;按照古镇聚落形态肌理,可将其划分为散点型、集中型、组团型运河古镇等;根据古镇人口聚居规模以及生产、生活、文化、教育等的职能大小,可将其划分为小型运河古镇、中等运河古镇和大型运河古镇;按照古镇经济结构和主导产业类型,大致可将其划分为文化旅游型运河古镇、特定产业型运河古镇以及文化旅游+产业型运河古镇等(图1—4)。
图1—4 运河古镇按单要素划分包含类型与结构
由于产业类型与产业结构是制约运河古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了古镇经济增长方式与新旧发展动能的转化。在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共识与潮流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产业与循环经济成为运河古镇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性特征,也是备受各国政府与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发展目标。而运河古镇的另一个典型特征表现在古镇与运河历史文化景观的相对地理空间位置,运河历史文化景观与运河建筑深深印刻了运河古镇发展演进的历史足迹,例如依托运河沿线港口建设、船闸建设或航运枢纽区位等因素而兴起的运河古镇,在古镇空间分布格局、特色产业类型、民俗文化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和较高的辨识度。因此,本书以识别运河古镇绿色发展特征为研究目标,主要考虑从运河古镇的地理空间分布与主导产业类型两个维度来综合开展世界运河古镇类型结构划分研究。
(2)按多要素指标体系设计划分类型。指标体系虽是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但却是从确定现象的性质开始的。作为反映运河古镇发展类型的统计指标,必须体现运河文化内涵与特定区位特征。运河古镇类型划分是对运河沿岸自然、经济、社会、空间等多方面特征在地域空间上的差异性进行客观描述,因此指标体系设计应体现多维度、多层次以反映运河古镇发展类型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并且对于各个维度的重要特征都能够进行量化表征;另外对各维度的重要特征进行描述的指标有很多,在指标选取时尽可能选取具有代表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指标。由于全球范围内镇一级的统计数据搜集难度较大,统计数据不尽完善,应遵循科学性、可获取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来进行指标筛选。基于以上分析,研究认为开展基于多要素指标设计的类型结构划分,适合选取统计数据相对完整、城镇类型相对丰富、历史跨度较大且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为研究对象,而中国京杭大运河沿岸古镇多数具有历史悠久,古镇发展演进的纵向时间跨度较大,横向运河古镇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与层次性较为丰富等特点,是理想的案例研究样本。从古镇“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视角出发,系统考虑古镇生产、生活、生态三个重要维度的发展特征,本书在进行多指标分类体系设计时选取了地理区位、城镇规模、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以及旅游资源五个维度的指标,用于反映运河古镇发展各个维度的基本特征(图1—5)。
图1—5 运河古镇类型结构多指标划分思路
①地理区位是运河古镇发展差异的诱因。地理区位是影响运河古镇发展的重要因素。远离经济与政治中心的城镇,一般相对封闭,产业规模与经济结构相对单一。而靠近规模较大城市的城镇,由于近距离接受经济与政策优惠等的辐射,发展优势相对较强,并呈现与邻近城市较为密切的社会经济关联性,当城市规划扩张时,周边古镇将被率先纳入拓展范围。基本上,位于港口附近、邻近重要交通枢纽的古镇,都因为独特的区位优势而在发展上略胜一筹,尤其是港口资源主导了运河古镇的产业发展方向,如吕四镇、泊里镇均依托港口资源,引进并发展诸如临港物流、船舶制造等高端产业。因此,地理区位将是划分运河古镇发展类型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可选评价指标包括距市级行政单元的距离、距主要港口的距离、距主干道路的距离等。
②城镇规模体现了运河古镇发展状态。城镇规模包含人口规模与土地规模,是描述运河古镇发展基本特征的指标。受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差异性等因素影响,不同运河古镇在人口规模、土地城镇化率等方面差异较大。一般而言,大部分地区依据人口规模对城镇规模进行分类分级。规模实际上反映了城镇发展的一种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发展水平的差异。因此,城镇规模也是运河古镇发展类型划分需考虑的重要因素。可选的评价指标包括城镇人口密度、外来人口比重、土地城镇化率(城镇建成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等。
③社会经济表征运河古镇发展水平与定位。经济产出水平直观反映运河古镇的发展等级,一般而言可通过居民人均区域生产总值、单位面积区域生产总值等指标进行量化。经济发展一般以一定的产业结构为基础,包含农业、工业、服务业。国内的运河古镇产业类型结构差异较大,产业类型直接决定了古镇发展方向与整体功能定位。因此,经济发展是城镇发展类型划分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人口结构、就业率等是反映运河古镇社会发展可持续状态的重要指标,也要一并考虑在内。该维度可选评价指标包括人均区域生产总值、单位面积区域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老龄人口比重、城镇人口就业率等。
④生态环境反映运河古镇发展总体质量。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反映了运河古镇经济增长的质量,目前运河古镇无序开发与粗放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已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在中国,小城镇产业发展带来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污染更是成为当前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短板。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自然资源资产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企业以及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运河古镇绿色发展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进行运河古镇发展类型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把生态环境因素作为核心评价指标之一。可选评价指标包括镇域产业废污水排放强度、镇域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如SO2)、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镇域年均PM2.5浓度。
⑤文旅资源凸显运河古镇转型发展优势。运河古镇具有独特的运河物质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特色,例如运河码头文化,船闸古建筑,沿河特色民居、美食、手工业等。近年来国内外众多运河古镇依托运河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挖掘与价值转化而得到快速发展,例如国内京杭运河沿岸的南浔古镇、邵伯古镇、界首镇、张秋镇等,形成一大批文化旅游景点。因此,可以说旅游资源是运河古镇转型发展的特色优势,对运河古镇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也是进行发展类型划分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之一。由于可选的量化指标有限,以及统计数据的可获取性较差,本书建议选取的评价指标包括城镇旅游收入、各类旅游景点密度、距离3A—5A级景区的距离等。这些指标均间接表征了运河古镇所拥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禀赋。(www.xing528.com)
(3)世界运河古镇类型结构划分方法。目前,国际上在小城镇发展评价与分类的理论研究方面,发达国家主要聚焦于不同地理空间尺度上城镇发展的社会变革、原因、结果及其运行过程的研究[11]。而国内学术界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乡镇转型发展、发展类型与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内容涉及经济、社会、空间等多个方面。从经济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建筑景观风貌和空间结构与布局等多个角度出发,探讨城镇发展的时空演变,发展类型、模式及对策建议。运河古镇的类型结构划分主要是基于空间地域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背景、产业结构类型等要素来对古镇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具有共同特征的运河古镇进行归类。从文献资料调研情况来看,发达国家城镇体系相对较为完善,产业集聚化、特色化、绿色化发展优势较为明显,代表了世界运河古镇绿色发展的总体方向。相对而言,发展中国家运河古镇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类型与结构复杂,且多数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对其类型与结构的深入研究,可以洞悉世界运河古镇发展差异化特征与整体演进趋势。
①全球尺度上世界运河古镇类型结构划分方法。基于以上分析,在开展世界运河古镇类型与结构划分的研究过程中,首先,结合“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网站公布的106名会员城市名单以及与世界主要运河的空间分布情况,共筛选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来源于全球各个地区的68个运河沿线城镇,以整体研究世界运河古镇的主要类型与结构。考虑研究对象数据的可获取性,一方面研究主要利用2019年Google Earth高清卫星地图人工识别各研究对象所在位置,按单要素地理空间分布进行定性分析;另一方面利用Google Earth高清卫星地图加载的Wikipedia以及百度百科提供的研究对象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信息(图1—6),进行研究对象主导产业类型判断。综合以上两个评价维度的分析对世界运河古镇类型与结构进行研究。
②发展中国家运河古镇类型结构划分方法。发展中国家运河古镇类型结构相对复杂,采用多要素指标分类评价方法对其类型与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整体把握世界运河古镇发展的差异化特征与整体演化趋势。中国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古镇类型丰富,数量众多,且在时间与空间尺度上跨度较大,绵延贯穿我国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沿岸运河古镇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具有较强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因此,本书以中国京杭大运河沿岸的镇级行政单元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典型案例研究。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提供的镇级行政单元统计名单,考虑部分运河古镇相关评价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以及行政单元边界的确定性,最终筛选出542个运河古镇为案例研究对象(图1—7)。结合前文按多要素指标体系设计划分类型的方法,具体评价指标见表1—2。
图1—6 世界运河城镇案例点类型结构检索分析技术路径
图1—7 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古镇类型结构划分评价单元
表1—2 京杭大运河沿岸运河古镇类型结构划分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
各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2017年的统计年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库,地理空间数据来源“1∶14 000 000国家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来源于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信息(第一批—第七批),全国旅游景区1A—5A数据主要以2018年“天地图”为数据源获取。由于部分评价指标没有镇一级的统计数据,例如镇级的生态环境数据和部分经济产出统计数据。研究主要通过在ArcGIS中利用反距离加权(IDW)插值法(部分数据点位较少的指标采用Kriging插值法)来近似地获取评价指标的数据。部分评价指标的空间格局情况如图1—8所示。
图1—8 部分分类评价指标的空间格局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