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技术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生产技术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产技术选择包括生产系统技术的选择和具体制造技术的选择。如果现用技术是在B点上,并假定要将产量由Q1增至Q2,现有两种技术可供选择:一种是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即不改变资本的投入量,将投入的劳动力由B点延至B2点,减少K/L的比值,达到Q2的产量;另一种是采用资本密集型技术,即不改变劳动力的投入量,而将资本投入量由B点增至B1点,增加K/L的比值,以达到Q2的产量。

生产技术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生产技术选择包括生产系统技术的选择和具体制造技术的选择。

(一)生产系统技术的选择

1.生产系统技术选择的概念

生产系统技术选择是指从系统观点出发,在促进系统整体技术进步的前提下,选择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的一种技术。

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构成及其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活劳动消耗与物化劳动消耗的比例关系的改变,表示了经济活动中技术的不同情况。按投入要素中资本与劳动力比重的不同,可将生产系统技术分为:劳动密集型技术、资本密集型技术和资本适中型技术三种类型。

以上三类技术的概念,可通过图4—1作进一步说明。图中横坐标代表劳动力的投入量(L),纵坐标代表资本投入量(K),曲线Q1~Q4代表相应的产量(Q1 <Q2 <Q3<Q4 )。区域P表示资本密集型技术,即K/L的比值大于1;区域R表示劳动密集型技术,即K/L的比值<1;OM区域表示资本适中型,即K/L的比值等于1。如果现用技术是在B点上,并假定要将产量由Q1增至Q2,现有两种技术可供选择:一种是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即不改变资本的投入量,将投入的劳动力由B点延至B2点,减少K/L的比值,达到Q2的产量;另一种是采用资本密集型技术,即不改变劳动力的投入量,而将资本投入量由B点增至B1点,增加K/L的比值,以达到Q2的产量。这两种技术同样都能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由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存着多种技术,达到同一目标的方法也不止两种,可能有多种,这就要求我们在应该采取何种技术形式上作出正确选择。

图4—1 技术类型与产量的关系

2.生产系统技术选择的原则

(1)中间技术原则。中间技术是指介于“镰刀和联合收割机”之间的技术。它既有别于简单的传统技术,又不同于现代化的最新技术。这样的技术既能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又能节约稀缺的资金,且不需要过多较高的技术知识,而且发展中国家工业企业易于消化吸收和扩散。

(2)累进技术原则。累进技术旨在强调技术进步具有继承性和积累性,即选择技术时,要考虑本企业现存的技术体系及技术基础,要与本企业技术水平、生产发展水平和员工的文化教育水平相适应,要注意自己的消化吸收能力,在能力允许范围内循序渐进地提高技术水平,而不是生搬外国最先进的东西。

(3)适用技术原则。适用技术是指适合于本国资源情况和采用条件的能够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目标作出最大贡献的技术。适用技术强调的不是技术的先进性,而主要是技术的效果。对企业来说,主要应该从技术的使用效果来判断它的适用性,看它能否为企业带来最大的实际经济利益。能实现这一要求的,就是适用技术;反之,就不是适用技术。确定技术是否适用的尺度是社会需求和能保证企业经济高效益增长,而不是技术的“新”或者“尖端”。适用技术既可以是先进技术,也可以不是先进技术,但必须是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效益和能为特定的发展目标作出最大贡献的技术。所以,适用技术是在一定投资条件下,既能有尽可能高的实物产出,又能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的技术。这样,不仅有利于解决资金的短缺问题,又能保证其他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然,在考虑选择技术的经济标准时,着眼点不应只顾当前利益,还必须兼顾长远利益;不然,就会导致大量发展“短、平、快”项目,而对企业长期增长有较大影响的、附加值高的项目就会被忽视,不利于企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具体制造技术的选择(www.xing528.com)

1.具体制造技术选择的概念

具体制造技术的选择是指对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然而,工艺技术方案种类很多,选择工作十分复杂。例如,两片金属材料的成型、连接和精加工过程,就有不同的工艺方案可供选择,如表4—4所示。

表4—4 制造零件的基本工艺方案

根据表中所列材料,可以有11种铸造与造型方法,8种切削加工方法,10种成型过程,7种不同的装配方式,8种光整方法,或者说总共有44种加工方法。而这些不同的加工方法,经过一定的排列组合,就会产生更多的工艺方案。显然,在寻求最优工艺方案时,工作量是很大的。如果材料本身也是一个可变的选择因素,那么问题就更加复杂难办了。一般来说,经过训练有素的专家的鉴别,可以剔除大量不合理的工艺方案。

2.选择制造技术应考虑的因素

(1)技术性能因素。如制造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制造技术的使用范围、发展前景,替代技术产生的可能性及其前景等。

(2)经济因素。如该项制造技术的投资、成本、利润销售收入;对产品质量、产量、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实施该项制造技术所需的时间等。

(3)环境因素。如该项制造技术对自然、生态、资源、环境的不良影响,及其消除的可能性,消除这些不良影响的直接投资及间接投资的大小等。

(4)社会因素。如该项制造技术对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促进相关技术的开发、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及对就业的影响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